近日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曲广波等在溴代阻燃剂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相关成果以 Toxicity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and Its Derivative in the Mouse Liver Following Oral Exposure at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Levels为题发表于 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 。
四溴双酚A(TBBPA)及其衍生物TBBPA-bis(23-dibromopropyl ether)(TBBPA-BDBPE)作为溴代阻燃剂应用广泛 , 已被收录在高产量化学品清单中 。 TBBPA及其衍生物可伴随阻燃剂产品的生产、使用、处置等过程进入环境 。 目前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检出TBBPA类化合物 , 甚至在海洋软体动物和鱼体等潜在动物源性食物中广泛检出TBBPA及TBBPA-BDBPE的赋存 , 说明该类阻燃剂可通过多个暴露途径对人体产生暴露 。 然而 , 目前对于环境中检出的TBBPA-BDBPE的毒性研究较少 , TBBPA及其衍生物的毒性结果主要来自于高剂量暴露实验 , 无法反映实际环境浓度暴露下的健康风险 。
本研究以小鼠作为模式动物 , 研究环境相关剂量的TBBPA与TBBPA-BDBPE经口暴露后对小鼠肝脏产生的影响 。 结果表明 , TBBPA和TBBPA-BDBPE的暴露均可导致小鼠肝脏中CD11bintF4/80hi巨噬细胞增多;肝脏脂质成分的改变 , 尤其是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上升;基因转录的结果显示了调控脂质代谢和免疫的相关基因转录发生显著改变 。 对比单次暴露和多次重复暴露的结果发现 , 多次重复暴露导致的甘油三酯积累程度更强;TBBPA-BDBPE重复暴露7天后仍可引起肝脏巨噬细胞的增多 , 但TBBPA的重复暴露并没有引起该类细胞的显著变化 。 该研究明确了TBBPA类溴代阻燃剂在环境相关剂量暴露下可在小鼠体内造成肝脏的毒性效应 , 引起包括免疫细胞组成、脂质成分、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 。 该研究结果提示了环境污染物在低剂量下对肝脏的健康风险影响 。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支持 。
【昆虫|生态中心在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及衍生物的肝脏免疫毒性研究中获进展】环境相关剂量的TBBPA及其衍生物TBBPA-BDBPE经口暴露后不同时间对小鼠肝脏中免疫细胞分布和脂质组成的影响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推荐阅读
- 圆圆的地球变成方了!各种外星生物也开始入侵,大家快来拯救世界
- 河南:弟弟冒雨跟婚车,流泪送姐姐出嫁,网友:一家人变两家人
- 既然琥珀能保昆虫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 为了更多的氧气,连身体都退化了,还有哪些生物会为进化而退化?
- 有8个迹象证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来临?科学家早已发出警告
- 石炭纪会出现巨型蜻蜓和巨型蜈蚣,那时的昆虫体型为什么都很大?
- 遇到这样的琥珀,你会被套路吗·····
- 有羽毛的恐龙都有哪些?可以了解一下
- 郑强教授:不要犯傻了,什么科学无国界!
- 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在我国随处可见,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