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奇迹读后感|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2000字( 二 )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 。他们取悦老师,取悦父母,表现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他们的做法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很舒心,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全都是错的 。为父母或老师努力的念头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 。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让孩子们懂规矩是必要的,好一点的老师会花时间解释制定某些规则的“理由”,也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规范的设计 。老师们依据的理论是,参与制定班规的孩子比较愿意遵守规定 。事实确实如此 。但 雷夫老师通过许多例子发现完全遵守规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比如他们缺乏真诚的感激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等等 。所以雷夫老师认为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 。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你们应有的表现 。”一旦你做出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 。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也把这六阶段发展教给我的孩子们,那我们的班级也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
三、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才用四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当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
推荐阅读
- 教师最伟大的智慧读后感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 地道战读后感
- 本月菜市上最大的活虾读后感
- 中国教师的奇迹读后感
-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 绿里奇迹观后感
- 棋王读后感
- 天大的小事读后感
- 伟大的盖茨比英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