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 三 )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三)
文/王玺跃
周六的上午 , 我收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讲的《感恩教育》 , 这个讲座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
1、孝心 。孝心是一个人的重要品格 , 如果没有孝心不管这个人多么优秀 , 他一定会被社会淘汰 。在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的田世国 , 因为他的怒亲得了很严重的病 , 必须做植肾手术 , 田世国偷偷的把他的肾捐给了母亲 。还有赖乐进 , 他的父母都是盲人 , 他上学从不旷课 , 放学回家后他就跪着喂父母吃饭 。正是于丹老师所说责任是一种外在的要求 , 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 。
2、感恩的信 。在这个方面于丹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 一个孩子在小时候总是在一棵大树底下玩 , 大树也很高兴 , 可随着孩子的成长 , 孩子需要的越来越多 , 大树也不断满足孩子的要求 , 当孩子已经老了 , 大树已经变成了没有用的老树根 , 这件事告诉我们人要有感恩的信 。
3、自强、自信 。自强、自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 比如说登山 , 也许在登山的途中你会受伤 , 但如果你要坚持下来 , 到达山顶的时候 , 你会真正的感受到“海到尽头天作岸 , 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含义 。我们要记住这世上知识很重要 ,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 , 比经验更重要的是悟性 。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四)
文/杨光
今天早晨 , 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它令我受益匪浅 , 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质 , 提升了自己的修养 , 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节目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三、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和自信?
令我最深刻的是第一讲:
“正为本 , 孝为先”,于丹老师通过《大树和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孝不但是外在要求 , 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父母就像那棵大树一样用全身心的爱 , 用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给予孩子 , 但是故事中的孩子最后悟出了感恩 。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 , 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 。让孩子在生活中懂得感恩 , 学会感恩 , 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身边每一个帮助和关心他的人!只要每个人都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 世界将变得更和谐 , 更友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