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观后感
《城南旧事》观后感(一)
文/袁来
暑假里 , 我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 。
【《城南旧事》观后感】这本书记录了小女孩英子的精彩童年 。英子和爸爸妈妈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北京 , 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 。故事中的人物非常丰富 , 有惠安会馆门前的疯子——秀贞 , 有爸爸、妈妈、宋妈、英子那常被打骂的好朋友妞儿 , 藏在草丛中的小偷儿··
····
第一章《惠安馆》 , 开始英子还以为秀贞是要和她玩“过家家”,后来才知道这是真事 。她帮助了秀贞母女相认 , 但等待这对母女的却是死亡 。《我们看海去》里面讲了一个小偷儿跟英子的故事 。“我们看海去 。”这是小偷儿说的 。可是 , 小英子最后却在无意当中充当了“出卖”他的人 。第三章的题目叫做《兰姨娘》 。德先叔是一个大学生 , 因为外面风声不好 , 于是 , 他躲进了英子家 。兰姨娘后来也来了 , 她的家人把她赶了出来 。最终 , 他们一起走了 。还有《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 ,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的故事······
《城南旧事》是一本很好的书 , 书中展现了小英子观察到的悲欢离合 。看完这本书 , 我明白了:英子之所以有一个精彩的童年 , 那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的心 。小英子又真诚又可爱 , 让我感动 , 你看了一定会还想再看一遍的!
《城南旧事》观后感(二)
文/郭子汇
城南旧事 , 一本我喜欢的书 , 它可以让我仿佛回到了很小的时候 , 和同伴们嬉戏、玩耍 。
《城南旧事》是着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 初版1960年 。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 , 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 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 , 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 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 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 , 感动了一代人 。
大家对这部作品赞赏连连: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 , 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小说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 , 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 。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 , 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 , 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