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一)
我读了弟子规知道了 , 在家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 , 父母花了无数心血抚育我们成长 ,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 我们要永远记住父母的恩情 , 对父母要有礼貌 , 关心体贴父母 ,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减轻父母的负担 。
在学校要尊敬老师 , 团结同学 , 做一个文明的小天使 。
《弟子规》读后感(二)
文/沈江
有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非常感人的视频 , 说的是一个曾经走错路的男孩因为结识了《弟子规》这本书而获益良多 , 从而浪子回头 , 走回了正途 。视频中男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着弟子规给他个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人生意义 。虽然不否认这个视频有炒作的成分 ,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弟子规》这本书籍中的优秀传统知识 。况且 , 在没有阅读过这本书之前 , 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利去评判它 。于是乎 , 为了有权去评论这本书 , 阅读《弟子规》似乎成为了理所当然 。
初步了解之后 , 知道《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 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 , 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 , 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 。这本书的主要功用就是启蒙养正 , 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 , 对于处于今天聒噪社会的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诵读 , 可以使人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教育中得到熏陶 , 从古人的修身思想中得到启迪 , 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 , 从而规范自身行为 , 可谓一本教人为善修德的好书 。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22年 , 但是不得不承认做人的确是一门学问 。做人也有许多规则 , 尤其是想做一个受人肯定的人就更得有规有矩 , 有礼貌 , 尊老爱幼 , 守信用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 , 我不一一作出介绍 , 只选择其中几个个人觉得很有参考意义的部分进行简单阐述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没有父母 , 就没有我们 。孝顺长辈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 , 爱亲人 。亲人有病 , 要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 , 不与父母争吵 。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