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傅雷家书》有感(一)
儿子去表弟家 , 舅母为其购得《傅雷家书》 , 为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指定书目 。
只读了几篇 , 颇感其在用心灵扶着孩子成长 , 婴儿时要依赖乳汁 , 学步时要搀扶……当然了 , 成人(18周以上)后仍需要心灵的呵护 , 很多父母没做到 , 极少数父母做到了 。做到了 , 其子其女成名成家了 , 也就不奇怪了 。
傅先生 , 为其子成才 , 凡对子有益之事 , 要说 , 要写 , 要去做 。有的要求子做 , 有的要求自己做 , 有的要求朋友做 , 有的要求领导做 , 有的要求子转达由别人做 , 可谓煞费苦心 , 自私至极 。做为普通人 , 既便子有其才 , 因环境 , 人和等诸因素 , 也只有碌碌无为了 。或只能少有出息了 。
国家困难时 , 资源匮乏 , 往往要择优录取 。这样少数人受益 , 就象小平的改革开放一样 , 可以让少数人先富起来 , 富裕后 , 帮不帮穷人 , 怎么帮 , 没说 。同样傅先生的子女受到国家这样的待遇 , 国家实属不易 , 他应该知足 。
做为人父 , 能像傅先生这样 , 实属不易 , 向傅先生学习是一生的事 , 其书不妨大家都读一读 。

读《傅雷家书》有感(二)
这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 一封封容具了亲情 。我开始看的时候 , 心里甚是喜悦 , 可以知道钢琴家的成才之路 , 这样的话可以借鉴到我以后的日子里 。殊不知 , 傅聪的成才之路充满了坎坷 。他也有丧气的时候 , 他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 , 我之前以为名人都是神人 , 都是很能藏住自己的内心 , 这些信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傅聪 , 更能走进傅聪的生命 。我更看到在他失败的时候 , 父亲不是安慰 , 而是指导他 , 引领他走向正确的方向 。有时候 , 我们失败了 , 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 , 不是眼泪 , 不是陪伴 , 而是一条能走出困境的路 。
傅聪他比常人幸运 , 却又是不幸的 。他可以有留学外国的经历 , 却得饱含思乡思归之苦 。在异国他乡固然能收到更好的教育 , 但是也得一个人面对那些苦难 。在这样的状况下 , 傅聪是需要人陪伴的 。但也许也因为这样 , 傅聪才有了3次婚姻 。他迫切地需要家庭的温暖 , 可是太急太冲动 , 以至于还没得及看清是否适合在一起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 而又迅速地离场 。我想说大学 , 不要因为寂寞而去爱 , 而去背上那些今后的痛苦 , 抉择必须清楚理性 , 我们也算离家 , 但大学生要学会自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