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读后感
《凡卡》读后感(一)
读完《凡卡》这篇课文的时候 , 我十分同情凡卡 。
当我读到凡卡在老板那里受苦的时候 , "凡卡真可怜"我不禁这样想 。真的 。对于九岁的小孩来说 , 挨打 , 挨饿 , 挨困已经是很难熬的事情 , 还要被别人捉弄 , 受尽了欺凌与讥笑 。而且亲人就只有一个远在乡下的爷爷 , 身边没有亲人的陪伴 , 也就没有了温暖 。小凡卡就是在这种连狗都不如的生活中为资本家打工了 , 那情景可想象是多么的悲惨!
当我读到"过了一个钟头 , 他怀着甜蜜的梦睡熟了 。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 , 炕上坐着他的爷爷 , 搭拉着两条腿 , 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 , 摇着尾巴 。"这就是凡卡的梦 , 他渴望自由 , 渴望回到爷爷的身边 。可是他的梦能够实现吗?不 , 绝对不行 。这不单单只是因为他没有贴上邮票 , 地址不详细 , 还是因为爷爷绝对不可能来接他 。爷爷太穷了 , 他只是别墅的守夜人 , 根本没可能把凡卡养活 , 这也是把凡卡送入城里做学徒的原因 。
凡卡的信 , 爷爷不可能收到 , 他也没可能远离这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 他是多么的可怜!而我 , 不愁吃穿 , 有亲人的温暖 , 有老师的培养 , 是多么的幸福!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 好好学习 , 报答所有关心我的亲人、朋友!
《凡卡》读后感(二)
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在一部作品《凡卡》中塑造了一个由乡下来城里做学徒的9岁男孩——凡卡 。讲述了凡卡童年的悲惨生活 。读后 ,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
凡卡是个孤儿 , 只有爷爷一个亲人 。而爷爷也因为经济困难 , 不得不将9岁的凡卡送到城里当学徒 。凡卡在城里无依无靠 , 备受欺侮 。他受尽了折磨——老板动不动就打他 , 食物也少得可怜 , 可那里 , 没有人同情他 。
读着《凡卡》 , 我不禁为自己出生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暗自庆幸 。在家有父母疼 , 有爷爷、奶奶爱;在校还有老师、同学的关心 。我们现在能享受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 , 在学校上学 , 老师教我们各种知识 , 使我们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 , 渐渐长成一个有一定知识的少年 。而凡卡呢 , 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 可他却只能在老板家做苦工……凡卡是多么可怜啊!再看他的食物也少得可怜——一点面包和一口稀饭 , 每天一成不变 。而我们每天都有美味可口的饭菜 , 甚至有些同学还浪费粮食和挑食 , 多么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