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四 )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电话那端远在巴基斯坦的拉辛汗说道,那个促使他走上文学之路的人 。儿时的一幕幕在眼前重演:美丽繁华的喀布尔街道、蔷薇簇拥的父亲的广厦、樱桃水和烤羊肉、《赤胆屠龙》和《七侠荡寇志》、查尔斯·勃朗森、《罗斯坦和索拉博》、还有满天飞舞的斑斓的风筝 。当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时,阿米尔应早有所感:父亲对哈桑超于主仆间的爱及他们之间超越一切的友谊,明白了在那个雨夜哈桑离开时爸爸所留下的眼泪 。当这个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开时,哈桑已经死在塔利班的枪下,那是他还在保护着阿米尔的房子,保护着他们儿时的记忆和友谊给,哈桑留给他的信里对那件事情一字未提只有想念和祝福,他决定回到阿富汗 。
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的喀布尔——随便踏一脚就可能踩到地雷的土地及到处示威的俄军坦克充斥着这个城市,战争、难民、死亡,让我们想起的总会是一张张狰狞的脸、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 。就是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 。喀布尔,赐予他爱的地方 。他亲眼看见男人出卖自己的义腿;美貌的普什图女人被狞笑的俄军带走;曾经的大学教授在乞讨;及一对通奸的情侣在足球场上被塔利班活活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刷猴子表演的舞步 。阿米尔从塔利班头子阿塞夫——那个强暴哈桑的人手里救回了索拉博——哈桑的儿子 。音乐的终止,索拉博举起了掸弓,一如当年的哈桑……但阿米尔仍未完全解脱那个可怕的梦魇,他甚至看见阿塞夫站在病房门口朝他冷笑:你和他是喝同一个女人的奶水长大的,但你和我,才是同一种人 。"毕竟,赎罪并不等同于幸福 。讽刺的是,伤后的阿米尔被打成兔唇——一如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永远在微笑 。
"你父亲是全喀布尔追风筝追得最好的人,他追风筝的时候从来不用看着风筝,人们说他在看风筝的影子 。然而他们不如我了解他——父亲不是在看什么风筝的影子,他只是……知道 。"阿米尔对索拉博说 。阿米尔或许很羡慕哈桑,羡慕他的单纯正直 。他只是知道,他知道风筝会飞往哪里,该不该去追 。友谊的风筝,爱情的风筝,亲情的风筝;正直的风筝,善良的风筝,诚实的风筝……他会毫不犹豫地去追——一旦他知道,所以他的人生很完满、无憾 。索拉博是沉默的,但并非生来的沉默,那是在双亲的亡故及屡次遭到塔利班的强奸后,丧失了情感,不再微笑,眼神一直那样的空洞,那个孩子悲伤着 。他只是个哈扎拉孤儿,无依无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