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读后感
【活着的读后感】活着的读后感(一)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同事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同事对我说这本书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所以,我也就一直未看这本书,直到前天看到华商报连载余华的《兄弟》,而且当天看到许多报纸都提到《活着》这本书,突然想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徐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父亲气恨而亡 。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 。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 。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 。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接二连三地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
书中有几个场景让我觉得很感动,至今想起仍感悲凉 。第一个场景是福贵为生活所迫把哑巴女儿凤霞送人后,凤霞自己跑回家的事情 。福贵虽不忍,仍是坚持把凤霞送回那户人家那去 。那一路走得不仅让福贵难受,我心里也很难受 。凤霞是个哑巴,她心里怎么想我无法从他们的语言中得知,可是作者在这里描写的父女之间的动作表现充分的表达了父亲的不忍和女儿的不舍 。其实很多时候文章催泪不一定要那种浩大的抱头痛哭的场面,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竟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凤霞是个好孩子,到了那时候也没哭,只是睁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脸,她也伸过手来摸我的脸 。她的手在我脸上一摸,我再也不愿意送她回到那户人家去了 。背起凤霞就往回走,凤霞的小胳膊勾住我的脖子,走了一段她突然紧紧抱住了我,她知道我是带她回家了 。"就是这样一个摸脸的动作,彻底的打动了福贵的心,也打开了读者心灵的缺口 。这个场景在我脑海中深深的定格了 。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一个场景,《活着》还称不上悲痛的故事 。我觉得全书最感人的场景应该是福贵的儿子有庆因县长的老婆生孩子大量失血而献血的时候抽血过多,最后结束了幼小的生命 。我明白福贵看到有庆尸体的那一霎那所产生的杀人的念头,也痛心当他发现自己的仇人就是曾经的战友春生的那种矛盾 。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福贵从悲痛到无奈,经历了最孤立无援的日子 。福贵强忍悲痛,每天善意的欺骗妻子家珍儿子病了 。傍晚的时候骗家珍说去城里医院看望儿子,其实是到儿子墓前陪伴儿子至半夜 。妻子终于觉察到些什么了,那时候妻子的身体不好,福贵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儿子有庆的死亡而过去了 。可是妻子比福贵想象中坚强,她可能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叫福贵背她去看看儿子 。福贵把妻子背到村头,妻子说到村尾去,"福贵,你别骗我了,我知道有庆死了 。"她这么一说,我站在那里动不了,腿也开始发软 。我的脖子上越来越湿,我知道那是家珍的眼泪,家珍说:"让我去看看有庆吧 。"我知道骗不下去,就背着家珍往村西走,家珍低声告诉我:"我夜夜听着你从村西走过来,我就知道有庆死了 。"我惊叹于这个女人的承受能力,要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孩子都是父母的命根儿,是父母的全部生命,尤其是女人,女人是脆弱的,可是有时候女人比男人还要坚强,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时候,没有人比女人更为勇敢,更为坚强伟大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的短信
- 祝福语|妈妈生日祝福语最温馨的话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祝福语|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祝福语
- 祝福语|给爱人的早安问候一句话暖心话
- 祝福语|祝的朋友生日快乐的短句
- 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男朋友的话
- 祝福语|有创意的虎年拜年短信祝福贺词
- 祝福语|给老师的微信新春祝福语
- 祝福语|春节给老师的微信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