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 三 )


书中这种处处洋溢的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天保和傩送两兄弟身上 。沈先生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 。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 。在他们心目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 。傩送不选择碾房而宁愿撑渡船;天保先是选择车路(指托人提亲),后选择马路(指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以夺得心上人的芳心) 。同样爱上翠翠,但“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是不至于动刀的,但也不作兴有‘情人奉让’如大都市懦怯男子爱与仇对面时作出的可笑行为” 。爱情本身有“排他性”,但他们却都以互助互爱的德性,以一种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 。
《边城》的人性美还表现在边城人民的邻里之爱上 。这里的人民质朴,不存在尔虞我诈的奸险用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 。他们朴实无华:像老船夫拒收过渡人塞来的钱;到集市买肉时卖肉的老板给他多称一些;还有船总顺顺也总是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老船夫过世时,面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顺顺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质朴的边城人民之间浓浓的一份真情 。良好的民风世代相传,造就了边城的山水情 。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 。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或许这就是需要我们去咀嚼的地方 。沈先生的写作涤荡着清灵之感,书中的结尾也给予了我们一个遐想的空间……

《边城》读后感(三)
边城,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沈从文的一部颇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想要了解沈从文,就要读边城,想要读边城也一定要知道沈从文的故事 。
沈从文,凤凰古城的一个奇迹 。他自幼就陶醉于水的联想中;“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于我有极大的关系 。”沈从文与水确实有着不解之缘,就像这边城,是发生在水上的美丽而哀伤的故事 。他说;“我在那条河流边上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的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 。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头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
边城中的故事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的文章常用水来当背景,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作者在水边船上所见人物的性格 。整篇文章表达了沈从文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市侩自私”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化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