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后感2000字( 二 )


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 。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 。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
于连 。索莱尔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 。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 。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 。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 。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 。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 。他虽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的智慧,所以他日后能厕身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 。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的于连 。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他的一个又一个的“作战计划”及其实施当中 。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 。莱纳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骄傲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 。他渴望幸福,渴望飞黄腾达,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 。为此,他制出了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使出各种虚伪手段,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他毕竟是个好苗子,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时,他又会扪心自问,深深自责 。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漏洞百出,总会让人怀疑 。
我们不难发现于连在这种幸福的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标准为标准,追求他人和社会的承认 。实质上,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反而使他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仅仅是感到“快乐的到了极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种“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着紧接着应该在制定一个计划 。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表象而已,于连为了表象而牺牲了本质 。当他以为德 。莱纳夫人的一封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时,他想到了报复,最终被投进了监狱 。在狱中反而使他从社会的束缚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 。他卸下了往日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也找到了本质的幸福 。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 。
对于于连的爱情,我们同样怀着强烈的兴趣 。因为于连的成功幸福既而毁灭都与他的爱情紧密联系着的 。他的两个恋人——德 。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伴着短暂而奋斗的一生,所以不妨分别来看看于连与两个恋人的恋情 。于连和德 。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对她的诱惑 。起初,他只是在履行所谓的“责任”,这是一种对贵族老爷的报复,一种虚荣的满足 。但是德 。莱纳夫人的善良、淳朴、温柔深深地打动了于连 。一段时间,他疯狂地爱上了德 。莱纳夫人 。可惜这颗爱心又很快被种种野心占有了,直至最后才又复燃,爆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