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一)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 。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 。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 。
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 。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 。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 。不过南怀谨先生的一句注释也值得我们注意:《论语》中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 。孔子没有系统地去提出政治相关的概念 。根据这句注释去理解“为政”篇的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头绪 。
“为政”一共二十四句 。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然后用诗经的“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 。接下来,用了好几句的篇幅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 。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
当然,这个思路是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间理出来的 。我也曾试着去怀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释,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可这个解释的 。“为政”篇有好几句话都是讲“孝”的,似乎与为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关系很大 。我国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这里讲“孝”是有它的意义的 。这点在“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证实: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在这一句中,孔子就明确说到:推行孝就是为政 。所以该篇中间出现了很多人问孝的情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
此外,孔子还讲到了一个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说要全面发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学且思,还不能钻牛角尖,等等 。
不过,虽然为政不能翻译成“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有体现 。所以我个人认为,《论语》总体讲的还是做人,还是“学而”篇说的“学问” 。不管是讲“为政”也好,还是后面讲“礼”、“仁”也好,孔子的主张都是从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讲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 。我想这也应该是“学而”篇作为开篇的原因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