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二 )


“智”,指的是聪明智慧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中,要靠人才,靠科技创新方能制胜 。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开创名牌事业,增强综合实力,就必须发挥人才的作用,首先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次是加强全体职工素质的培养,培养一批有头脑、有智慧的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得不断学习,将学到的东西经常投入现实中去 。
“信”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 。取信于民,企业就稳定、发展;失信于民,企业就难于有立足之地 。管理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管理好别人,首先管理好自己,要正人,首先正己 。要使员工信服,一要“敬事”,即要有敬业精神 。二要“克己”,要自觉地约束自己,克制私欲 。三要“不骄”,在企业取得一定绩效时,不沾沾自喜 。四要“宽众”,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自从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文革期间,孔子以和为贵的思想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强烈的冲击,改革开放时期,又受到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涤荡,在现实生活中,“小人”常常是社会的赢家,“君子”往往吃亏,但能成为一名君子,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追求 。所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我们应该有着自己的良心标准,做自己的君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回过头来,静下心来读一读《论语》,显得尤为必要 。
的确,《论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不读《论语》,就很难理解中国社会的某些现象 。同时,也不要把《论语》过于神话,那毕竟是2500年以前形成的一些思想,不可能解决当今社会的所有问题 。更不能把里面某些迂腐的东西,拿出来指导化解目前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正如鲁国平所言,儒家文化在今天就像一个刷锅的刷子,刷锅的确不算难用,但非要用它扫大街恐怕效果不佳 。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二)
我们从小都在读论语,孔子的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认为:所谓“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可视为“仁”的根本 。可我却觉得,“仁”的根本不应该就只有这些,那对待老师呢?对待朋友呢?所以,“仁”指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 。
我们也在学习孔子的那句话:“知之是知之,不只是不知,是知也 。”可是又有谁留意过孔子的那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也就是:对待老百姓,可以使他们顺着当政者所指点的路线去走,但不可以使他们都知道为什么这样走 。这不是又和他的上一个思想相互矛盾吗?呵呵,看样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孔圣人也会啊!怪不得大部分统治者要信奉儒家学说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