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3000字( 二 )


其次,再来看看孔子对于君子的看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八佾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欲讷言而敏于行 。”(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路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宪问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篇)在《论语》中,有很大篇幅叙述了孔子的君子思想 。孔子认为,所谓君子,就应当有文、有义、有道、有思、有礼 。有文,即有学问,要敏而好学,以礼为之,天资聪慧固然可贵,但后天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君子要“文质彬彬”;有义,即要“以义为质”,行之以礼,对待别人要诚信,友好;有道,即有自身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勇于追求真理,为了自身修养品德的提高而不断完善自己;有思,即有自己的独到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当有九思:看了要考虑清楚、听后要考虑明白、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谈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怀疑要考虑是否询问、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力是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有礼,即对待别人要有礼貌,行为要符合礼 。做到以上几点,应该称得上是君子了吧!再看孔子的君子之道,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应当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要有一定得约束,懂得进退的尺度以及不断完善自身 。敏和明是孔子君子思想的核心,当代社会亦是如此,虽然有健全的法制制度,但还是会有一些不遵守法制的人出现,可以说现代的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有的人能够做到在庞杂的关系中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可以分辨出正确和错误,即做到敏和明,那么这样的人还称不上是君子那谁是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