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论语有感( 二 )
二,讲孝道,孝,在中国古代至今天都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在论语这部书中,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比较大的篇幅,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 。意思就是:不孝顺的是就不是正人君子,这一类的人是很少的 。论语中有很多句子都谈到了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非常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在论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孝道的概念,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诚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的确,孝并非是单纯的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物质固然重要,但父母同时也需要心灵的慰藉,这句话这反映了人性最深的本质 。
三,讲仁爱,仁爱,在论语中有出现过很多次,孔子主张的仁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仁爱,是现实主义的仁爱,而不是理想主义的,不切实际的仁爱 。仁爱本来就是自私的爱,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并且应该拥有仁爱的心 。人的爱心有两种,一种是无私的仁爱,譬如父母对儿女的爱;另一种是自私的仁爱,即孔子提倡的仁爱 。无私的爱是天生固有的,与人的理智和认识无关的爱 。每个人都拥有无私的爱,不仅每个人,每个动物也拥有这样的爱 。生儿育女是人和动物普遍拥有的,无私的爱 。自己的儿女身陷险境的时候,父母们都会不假思索地,奋不顾身地救助他们的儿女,他们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爱 。这样的爱,不需要人们倡导就在人们的心中的,是不需要进行社会教育,是不需要讲道理 。而自私的仁爱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问孔子:如果有一个仁人君子,有人告诉他说,有人掉进井里了,于是他就奋不顾身跳进井里救人 。您对他这样做如何评价 。孔子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君子可以死,但不可以身陷绝境;君子可以受欺负,但不可以受蒙蔽 。文中孔子却对那个奋不顾身跳进井里救人的人的行为不主张,因为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仁人君子,他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救助那些身陷困境者,这就是自私的仁爱,而不是看都不看就让自己深陷困境,因此孔子才不主张那种行为,那个跳井救人的君子在有人要求他去舍生救一个人时,说他作为一个仁人君子要仁爱啊什么的,理所当然要去舍生救人,但孔子不认为这是正确的,自己都不能从井里爬出来,还要去救人,这不是去送死吗?所以孔子不主张这种行为,而这,就是孔子认为的自私的仁爱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2022
- 工作计划|高三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托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大班教师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计划范例
- 工作计划|2022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