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二 )
王小波说 , 选择沉默的人应该是有什么隐衷或者干脆是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厌恶感 。
我并非如此 , 只是觉得在被这个社会同化着 。年小时口没遮拦别人还可以不予计较 , 因为把你看做孩子 。等有一天真正走进了社会 , 这种特权就自动被剥夺了 。说话不小心?很好 , 请自己承担祸从口出的后果 。于是我们终于变得沉默 , 同时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 。当然沉默只属于成年人 , 小孩子们是不屑于此的 , 他们总是天真可爱的 , 有话要说时 , 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 心中想说的话 , 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 。我真是羡慕孩子们的执着 , 也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 , 不是为了逃避现实 , 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 , 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 。
我很喜欢王小波 , 调侃、睿智 , 在玩笑中说着智慧和讽刺 , 这是一种洒脱和无奈 。《沉默的大多数》很不错 , 王小波是比较深切体会什么是自由的并且努力过着一种内心自由的生活 , 可以说他很有观察力也很诙谐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发表于1996年《东方》杂志的杂文 , 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 , 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 , 我的人性 , 我的感受 , 我的理想和信念 。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 , 名为《沉默的大多数》 。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 , 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 , 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 , 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中国要有自由派 , 就从我辈开始 。可是 , 王小波逝去已经有十几年了 , 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 , 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
不得不承认 , 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 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 。正如王小波所说的 , 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 。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 , 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 , 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 , 换言之 , 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 , 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 , 这一切似乎颠倒了 , 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 , 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 , 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 , 中国人似乎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观念 , 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 , 现在的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我 , 却不能向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像不曾见面的陌生人倾诉 , 却和亲近的人无言相对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 , 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 。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 , 它使人类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 , 但是与此同时 , 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的短信
- 祝福语|妈妈生日祝福语最温馨的话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祝福语|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祝福语
- 祝福语|给爱人的早安问候一句话暖心话
- 祝福语|祝的朋友生日快乐的短句
- 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男朋友的话
- 祝福语|有创意的虎年拜年短信祝福贺词
- 祝福语|给老师的微信新春祝福语
- 祝福语|春节给老师的微信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