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读后感3000字( 二 )


弗雷斯蒂埃夫人是几位女性中觉得最难写的 , 但是细想之后依然可以察其缘由 。开始时主人公一直觉得她虽风情万种但难以接近 , 后来当他表白后的表现也正是如此 , 他被十分冷静地给拒绝了 , 而不是其他女性的那种欲推还就 。当时弗雷斯蒂埃夫人是这么说的 , 她断定男人出于肉欲对她的喜爱注定不会长久 , 她认为的爱情应当是灵魂的结合 。但是这种爱情观与她之后在丈夫刚死后就向其他男人心动的言行和所说的婚姻需要“外出、交际和行动的绝对自由”以及后来又和外交部长出轨的事情来看是否是互相矛盾呢?其实不然 , 她这里所说的灵魂上的结合更像是”同盟军“或者合作伙伴的关系 , 双方借助彼此身份、能力的帮助去实现各自的目的 。事实上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弗雷斯蒂埃夫人从始至终都是这么看待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的 , 这点上此二人倒可以说是一丘之貉 , ”灵魂上的结合“了 。当第一次表白失败后主人公就发现原有套路行不通然后立刻改变了方式 , 先是答应成为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朋友 。弗雷斯蒂埃夫人因这种可靠而受了感动 , 恐怕此时她或许已经相信如果将来她和主人公结婚主人公会像现任丈夫查理一样对她百依百顺(可惜她失算了) , 所以增加了好感 。于是在查理病危之际只邀请了主人公一人 , 主人公见此独处和丧夫之良机又一次向她表明心意 , 我们可以看见此次表白不再是那种依靠挑动情欲的煽情而是一开场就想着证明自己的能力 。说明自己即使是目前无所成就但是有着强大的潜力 , 这可以说明主人公已经完全看明白了弗雷斯蒂埃夫人的为人 。二人在确定关系后的日子顺风顺水 , 弗雷斯蒂埃夫人如愿以偿地从丈夫那里获得了贵族姓氏 , 她的文笔加上丈夫的职位和天资 , 写出的文章立刻得到了轰动 。而利用丈夫的名声大噪 , 她也得以接触更多的政商人士 。
至于瓦尔特夫人和她的女儿 , 一个是半辈子压抑情欲的半老徐娘 , 一个是涉世未深的天真少女 , 对于情场老手杜洛瓦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 , 前者对之以难以抗拒的热情 , 后者则是寻找共同话题成为知己 , 很快这对母女就对“漂亮朋友”神魂颠倒了 。
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 , 看到杜洛瓦和德 。马莱尔夫人去逛下层人民的酒吧等事件让我想起了杰克和露丝 , 而杜洛瓦和年轻的、叛逆的苏珊的互为知己又隐约让我看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影子 , 只能说作者在杜洛瓦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与对女性和爱情的了解上实在是下了功夫 , 当然说不定也是法国人天生的浪漫基因所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