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读后感( 二 )


最后,作者指出小草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具有的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它以生命作为力量的源泉,它坚忍不拔,能屈能伸,“长期抗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是把一切困难、挫折都视为对自己的锻炼,决不悲观叹气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人们对野草生命力早有的认识,在《野草》里,作者把种子、野草和人民的力量联系起来,赋予它新的意义和境界 。

《野草》读后感(二)
深夜,一间旧屋,一盏小油灯,几缕轻烟,一个微曲的背影 。
屋里不时会发出一点动静,那是飞虫撞击窗户玻璃的声音 。有时还有飞蛾扑向油灯惨烈身亡的声响 。但更多的仍是安静 。屋子里的人在写东西,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或许是他已经快完稿了吧 。不经意,声响惊动到了他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对着青油灯,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支烟,看着眼前这悲壮的一幕,陷入了深思 。许久,皱一皱眉头,轻轻叹口气,缓缓的吐出烟雾 。而后望了望窗外黑而高的夜空,看发白的月亮,听夜游恶鸟的声音 。
这就是我眼中所敬仰的鲁迅先生 。
读鲁迅的书,必须也是在深夜,最好也抽烟 。鲁迅先生抽烟是为了提神,是为了保持大脑兴奋以更好的思考与写作 。这样的例子中外并非少见,典型的还有美国的海明威 。他为了写作是每天都要喝许多咖啡的 。据说晚年多病,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咖啡慢性中毒 。我说抽烟其实是为了说明读文章时必须百分百的的投入到文章里面,必须身临其境,和文字里的灵魂和为一体,才能感受文章的妙处 。
读鲁迅的《野草集》就像是在品尝一种不知名的果子 。入口有点涩,有点苦 。单凭这味道就觉得这果子着实结得不易 。好似经历了许多年许多载的风霜雪剑严寒酷暑,才得以艰辛的修成正果 。可是这种苦涩味道并非让你尝不下去,反倒是吸引着你一口咬万还想再咬一口慢慢品尝 。尝着尝着,你会发觉这非同一般的苦涩滋味似曾相识,但你又记不清是在哪里尝过 。这里面的妙处只有用心品尝的人才能体会得出的 。其实更难得是在这淡淡的苦涩味道里还渗透着一种醇厚的甘甘的滋味 。这个滋味比橄榄的甘味儿还要再妙一些 。我想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应该有许多这样子的 。平易朴实的文字里娓娓地道出鲁迅先生心里的话 。而话里又包含着先生深刻的思想 。所以吃了这个果子后,你会惊觉你的身心会舒适许多 。这就好比一人在历经千辛万苦跑完马拉松后的那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
有人说《野草集》这本小本子是鲁迅先生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最高峰 。本子里篇篇都是精华之作 。我这般含英咀华,确实品了些好滋味出来,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