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一)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 。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 , 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 , 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 。
乍一看去 , 觉得文章应是状物类散文 , 因为题为《合欢树》;然而 , 初读文章 , 有心生奇异:怎么是写人叙事文章?通读全篇 , 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 。
文章以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 , 在街上瞎逛 , 不想回家 。”作为过渡段 , 乘转结合 , 非常自然 。前部分是追忆母亲 , 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 。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 , 打下了感情基调 。两部分衔接流畅 , 浑然一体 。
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 , 以时间为序 , 信笔而书 , 笔触所至 。无不渗透深情 , 行文如水流成溪 , 质朴中显风采 , 平淡中藏深味 。
第一个镜头是:10岁时 , “我”作文获奖 , 母亲很高兴 , 说自己当年的作文写得还要好 。“我”不服气 , 故意气她 。年幼的“我”想来是还没读懂一位母亲对自己的良好禀赋能传给儿子的那份喜悦与自豪的 。最后两句话“不过我承认她聪明 , 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体现出“我”重新回首这件事时 , 内心充满对母亲的敬意与眷恋 。
第二个镜头是:20岁时 , “我”两腿残废后 , 母亲为了让“我”重新站起来 , 不辞劳苦 , “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 。
当时 , 医院放弃了“我” , “我”也“心想死了也好 , 死了倒痛快” 。而母亲从不肯放弃 。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 。生命是可贵的 , 母亲把儿子带到了这个世界 , 儿子成了她另一个生命 , 她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走向失望?文中说到“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 , 医院的大夫说“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 , 昼夜守着我 , 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 , 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人生在世 , 能为自己疯 , 为自己痛的人有几个?
无论何时何地 , 母亲都是儿子忠实而坚定的支持者 。当母亲发现“我”想写小说时 , 鼓励帮助“我” 。“她到处给忘我借书 , 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 , 像过去给我找大夫 , 打听偏方那样 , 抱了希望 。”当一个人受到如此厚重的坚持时 , 怎能不燃起希望之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