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二 )
对人类的痛惜心情!当我们看到天灾人祸、暴富与贫穷时 , 当我们读到矿难和瞬间被埋于地层深处的矿工 , 当我们想起地震中的孩子 , 当我们看到在街头要饭的老人、残疾的儿童 , 我们的反应的是什么?是厌恶 , 是可怜 , 是统计数字 , 还是经济损失 , 我们是否也从内心深处涌现出对生命的痛惜?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 , 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 , 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 , 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 , 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 , 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 , 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 , 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 , 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 , 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 , 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 , 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
人生不求面面完美、事事顺心 , 只要不昧着良心就行 。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 而不是眼巴巴的可怜他们 , 要从内心对生命涌现出爱 , 我们反对战争 , 热爱和平 , 只有和平才能让世间有爱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二)
我成长在和平年代 , 没有经历过战争 , 战争对我来说 , 仅仅存在于小说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 , 但静静的顿河看完 , 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 , 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 , 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 , 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 。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 , 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 , 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 , 稀里糊涂的杀人了 。
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 , 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 , 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 。主人公没有文化 , 没有见识 , 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 , 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 , 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 , 他不得不这么做 , 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 , 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 。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 , 掰开 , 慢慢又长合 , 长合之后又撕开 , 扯坏 , 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 , 很硬很空了 , 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 , 再也拾不起了 。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 , 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 , 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 , 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 , 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