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 超80%的网约车,属于「非法营运」


蛏子 超80%的网约车,属于「非法营运」
文章图片

蛏子 超80%的网约车,属于「非法营运」

科技重塑出行行业 , 让首汽、滴答出行、T3、曹操、万顺、一喂顺风车等平台在新舞台 , 施展一切才华 。
2021年6月30日 , 交通运输局公布网约车数据:全国共有23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 , 各地共发放车辆运输证132.7万本 。
而滴滴司机就有上千万 , 132.7万本车辆运输证 , 说明至少有超过80%的网约车都是非法营运 。
是谁 , 在为「非法营运」造势?
一、祸乱之源互联网的发达 , 交通越来越便捷 , 平台利用「烧钱补贴」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家的出行习惯 。
出行市场成功被激活 。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2000家从事网约车相关业务的企业 。 其中 , 超5成的网约车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 。
无论是平台还是汽车租赁公司的数量增长 , 在2012年-2021年这9年间都属于长驱直入 , 处于一种蒙眼狂奔的状态 。
企业的野蛮生长 , 成为「非法营运」的祸乱之源 。
资本家纷纷入驻出行市场进行财富积累 , 光滴滴背后的股东就能罗列一堆 , 其他200多家平台的背后势力加起来 , 一个长达七天七夜的PPT都捋不明白 。
造成超过80%的网约车非法营运的现状 , 一是保证运力:司机数量是一家平台的命脉 , 在市场上能拿到多大的份额 , 完全取决于运力是否充足 , 用户要的是便捷 , 最效率的方法就是让用户以最快的时间打到车并乘坐 , 合不合规 , 平台真不在乎 , 毕竟罚款不是落在自己身上 。
二是利益驱使:平台不仅对司机进行「高抽佣」 , 还对用户进行「大数据杀熟」 , 更与汽车租赁公司勾结对司机坑蒙拐骗 , 押金一交 , 退车都难 , 被捆绑的司机成了案上鱼肉 。
三是资源分配:司机出人出车出时间 , 用户给钱加价图方便 , 平台只需要搭建一个系统进行分配 , 与中介性质是一样的 , 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 在资源分配上平台有绝对的话事权 , 即使与司机签订的是「合作关系」的协议 , 但实际上干的全是劳务派遣的勾当 , 且没有五险 , 没有一金 。
四是道德沦丧:「口碑值优先派单」是一群没跑过网约车的高材生制定出来的无良规则 , 用打分的方式在变相奴役司机 , 押金、车租、时间、人工等成本迫使司机听之任之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长达9年的「非法营运」成为出行市场彼此心照不宣的现象 , 合规的成本是每年要多出一万多的成本 , 无疑是一笔“巨款” 。
不管是和出租车司机比 , 还是和滴答出行、哈啰、一喂顺风车司机比 , 网约车司机只剩下叹气!
网约车司机手中转动的不仅仅是方向盘 , 背后都是家人生活的成本吗 , 本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心态 , 在出行市场浑水摸鱼 , 不是长久之计 。
逃离或合规 , 才是长久之计 。
二、何去何从日前 , 西安滴滴闹“罢工” , 理由很简单 , 「单量少」、「佣金高」且部分司机从滴滴合作平台租来的车辆 , 居然没有「营运证」 。
用户是树叶 , 司机是树枝 , 系统是树干 , 那么平台就是树根 , 外表枝繁叶茂 , 根腐烂至极 。
高达4000的车租占了司机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 然后租来的这辆车没有营运证 , 在大监管下 , 司机面临被处罚的风险 。
车不能跑了 , 退车又是一波三折 。
押金交了 , 合同签了 , 算算违约金 , 算算车损 , 能退的钱寥寥无几 。
笔 , 道世间万物 , 却一生被人握在手里;
骏马 , 奔驰千里 , 却终身被人骑在身上;
司机 , 兢兢业业 , 却始终被人吸血压榨 。
超80%「非法营运」的网约车司机在不改行的前提下 , 必须尽快合规 , 出行市场已经从稚嫩步入成熟 , 清退“黑车”的声音越来越大 , 平台为了保障自己的避开监管 , 对待不合规的司机只会快刀斩乱麻 。
网约车的出行方式是趋势 , 是刚需 , 市场越来越大 , 交通部越来越重视 , 一项项造福司机的新规正在实行或即将实行 。
这将会给网约车司机带来「质」的飞跃 。
【蛏子|超80%的网约车,属于「非法营运」】就连诟病满满的滴滴 , 在APP下架44天后 , 在七城上线了透明订单 , 乘客支付的金额与司机收入金额将一目了然 。
这就意味着 , 出行市场正在进化 , 会变得越来越好 , 超80%「非法营运」的网约车司机 , 想尽办法合规才是当务之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