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三 )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 。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 , 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
花了两小时把电影《安娜 。卡列尼娜》看完 , 整体上来说 , 电影拍得不错 , 就是节奏快了点儿 , 以两小时来概括安娜的一生显得如此仓促 , 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 不能够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个性 。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纷呈 , 大起大落 , 要想像长篇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那样表达到位的话 , 电影显得有点空洞苍白无力了 。然而 , 电影也足以把整个小说人物的特征反映出来 , 因为抓住了精华所在 。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 , 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 。托尔斯泰 , 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 , 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 , 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 。“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 , 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 。”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 , 或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 , 然而 , 俯观了安娜的一生 , 看着她走过的日子 , 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 , 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神 , 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 , 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 , 而且是自杀 , 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身是愚昧的 , 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 , 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 , 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 , 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 。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 , 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 , 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 , 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 , 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 , 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 , 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接受 , 当然 , 安娜也不会接受 , 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 。关键是她选对了 , 却没有做对 , 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 , 当了别人的情妇 , 红杏出墙 , 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 。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 , 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 , 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 , 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 , 跟伏伦斯基没有很好的沟通 , 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
推荐阅读
- 戴安娜王妃读后感
- 波丽安娜读后感
- 本爱安娜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字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英文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 读后感|《波丽安娜》读后感
- 安娜卡列宁娜|《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