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观后感( 二 )


一:家教很重要 。木兰从军,初衷为尽孝,片中对木兰的父亲并无作太多描述,然而不难看出花父定是个热血男儿,他教训木兰道:要打,下辈子投个男儿身去战场上打!
二:可杀不可辱 。“丢玉佩”事件,冒认偷玉之罪,情愿被砍头也不能受搜身之辱 。
三:花木兰的爱情,关于这个,有很多负面评论,也是,如今的电影不来点爱情是怎么都折腾不下去的,我抱以此成见看片,最终也能被感动,是所谓的大爱无边 。木兰与文泰,沙场并肩作战12年,相互扶持,生死相依,日久生情,此为小爱,这等小爱导致文泰被困时木兰竟不听军令为了救他却令守护粮草的将士死伤无数 。花父说过,战场上不能有感情,木兰就在这样的爱情和面对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的痛苦中挣扎,她选择了逃避,而文泰,不惜脱下将服,躲在士兵里,以自己的死讯来逼着木兰面对现实的残酷,将满腔的儿女柔情化为坚定的信念,逼着她一场场的仗打赢回来,成为真正的将军,那时,她为信念而战,为安宁而杀戮 。这种信念,在峡谷被困时得到升华,“士兵可以背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那刻,我心撼动 。孝父忠爱者才能效忠国家啊,纵使所有的信义已背弃 。
再往后文泰为保木兰亮出自己的王子身份,木兰遣散军队只身营救文泰到两人回朝,都处理得太过潦草了 。
最后的结局没有定格为大团圆,倒是觉得编剧做对了,木兰和文泰将自己的儿女私情转化为对国家的忠义大爱 。是让生命归于平凡,还是将信念坚持下去,忍小爱成大爱,木兰和文泰早在沙场,就已有答案 。
【花木兰观后感】最初,我是以消遣的心态看的,看得马虎,影评也写得马虎,片中不乏动人的桥段,赵薇和陈坤的演技是越发成熟了,而关于爱情,想说的是,若你爱他,会希望他好 。

花木兰观后感(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首《木兰诗》叙述的是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 。万里赴戎,关山飞渡,十二载功成还红状,花木兰,中国女-性-亦柔亦刚的传奇典范 。《花木兰》以电影的手法勾勒了一个艺术化的花木兰 。强敌犯境、国家危亡、身负兵诡、代父戎装、阵战奋勇、女儿柔肠、忍辱负重、情义难当……塑造了一个纤弱女子在战乱中的成长历程,渲染了一幅此情只待来生聚的凄美爱情画卷,家国情、恋人情、战友情、兄弟情,各种复杂的情感在电影中交叉展现,轮番敲击着观众的心鼓,情至深处,怦然胸臆 。
既然“情”是这部电影的脉络,那么角色传递的如何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