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四 )


想起了片尾 , “小哥哥”咱们会有自己的大铁船么?”“会的 , 一定”想起了那被烧的《天演论》、沉到海里的那张邓世昌一行人小时候去英国留学的合影我很难受 , 真的 。我会这样等着盼着 , 咱们有很多可以放很多飞机的大铁船摆在该摆到的地方 。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三)
作为一个男孩子 , 军事和历史一向是我课余的爱好 。()所以我利用双休日的空闲 , 从网上下载了电影《甲午大海战》 , 认真地观看、仔细地体会 。
不过说心里话 , 对讲述一百多年前甲午海战的故事 , 我是有点抵触情绪的 。因为对中国来说 , 那是一场失败的战役 , 看了以后心情非常不爽 。当然 , 从中可以懂得一些道理 , 也算没有白看吧 。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那么在甲午海战中 , 清朝的海军落后在哪里呢?看看北洋舰队 , 军舰都是进口的 , 相当先进 , 吨位、航速都不落后于日本海军 , 指挥官也大都有在欧洲留学的经历 , 那为什么遭到惨败呢?原来他们的落后主要在组织、观念等方面 。例如 , 火炮是先进的 , 但是弹药却很差 , 打到日本军舰上不会爆炸;例如 , 由于士兵的战斗意识差 , 平时都不爱护设备 , 让日本的暗探回去报告说“中国的海军武器装备上全蒙了一层灰 , 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再有 , 军费被贪污了 , 所以无法添置最新的设备 。难怪电影中李鸿章无奈地说:“大清每年的钱财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相当不错了 。”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如今 , 日本又在钓鱼岛蠢蠢欲动 。但我们再也不是腐朽的清王朝了 。当年致远舰长、电影的主人公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 。致远 , 是到达远方的意思 , 希望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走向深蓝 。” 。我们可以告慰邓世昌 , 这一天已经来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