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一)
文/王金琳
在《集结号》这部影片中,我感到作为一名战士他们的那种誓死服从命令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中,连长谷子地坚决地服从上级的命令,在仅有47人的情况下,面临大量敌军,临危不惧 。当时,许多战士以已经听到了集结号为由,要求撤退 。但连长谷子地仍然坚守着对团长的诺言,在听不到集结号的情况下,即使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撤退 。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给他们吹号 。在几次交火之后,除了连长谷子地外,全连所有的人都牺牲了 。即使此时,谷子地都在坚持战斗,最后被炮弹击中,昏了过去 。影片中那真实的战斗场面,战士们泼洒的热血,都给人一种强烈地震撼,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热血沸腾的感觉 。
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他们坚守着阵地 。这就意味着他们选择了死亡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怎样的意志?对此我不敢妄加评论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来说,我是无法想像他们所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我对于战士们敢于牺牲的精神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 。
影片中,幸存下来的连长谷子地,历尽千辛万苦为战友讨说法的事让人敬佩不已 。一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他的行为实在让我佩服 。在证明战友们烈士身份的当天,部队安排了一个相当庄重的场面,却让我的心里涌起一些伤感 。影片中充满了浓厚的兄弟般的战友情谊,使得影片更不缺乏感情色彩,让人觉得荡气回肠,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
这部影片开启了我对我们中国军人的无比崇敬的感情,我为我们的祖国拥有这么出色的部队,这么出色的军人而感到自豪 。
集结号观后感(二)
太激动了!很久没这么动心地看电影了 。子弹好像擦着头皮乱飞,一道道金光射过来,太近了,我都要中弹了 。我害怕,以前看电影从没怕过,都没往心里去 。
子弹、饺子、放下枪、换双筷子(呵呵,自己人还啃干馒头呢) 。凑六个钢盔,于是他们向前压近,跑得很急,镜头比杜可风还晃,是不是摄影师也投入了战斗?后坐力太强了吧 。敌人的火力太强了 。我们太危险了 。从没这么近距离地看战斗场面,一声枪响,敌人手腕断了,手协和手一起掉在了身边 。“卧倒!”手雷在头顶炸开,砖头瓦片应声而落 。前一秒还在争吵是否进攻的指导员,后一秒只剩上半截了,太血腥了的场面,我从没见过 。看得我浑身直冷 。117-71=46已经叫不成连了 。
“没听到集结号,就不能撤退,哪怕你只剩最后一个,也得顶着!”这就是命令,不能拒绝,只能服从 。一场又一场的恶战,“喘气的”,“带脑袋的”,这就是他们报数时的单位,“死了的抬窑里头去”,没时间矫情那叫“牺牲” 。自制的土炮很管用,汽油瓶也很管用,可人还是越来越少,敌人却越来越多 。我身后一位大哥发出了“哎我”的声音,是啊,太意外了,满山的敌人,“就是一个营也未必顶得住 。”又找来的新指导员还是个曾在战场上“尿了”的 。等集结号声,等集结号声 。在炮火连天的地方,听不到 。真的有号声?不知道 。谁听到谁走,连尿了的都不走,还有谁会走?死顶 。顶到死 。那集结号响没响啊?谷子地没听见 。到底响没响?
推荐阅读
- 祝福语|11月25号感恩节经典祝福贺词
- 祝福语|公众号每天励志正能量早安语
- 七号房的礼物读后感
- 国魂观后感600字
- 国魂观后感
- 2014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 二号首长读后感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 诺曼底号遇难记读后感
- 父母教会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