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一)
这是我第一次对电影做一个发自内心的观后感,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了 。看着俗不可耐的电影名字——《三傻大闹宝莱坞》,原本对它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评高达9.9分,从众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来一窥究竟 。
宝莱坞的电影通常是音乐片 。几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场面 。要说的印度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毫不意外的拥有唱歌跳舞的场面 。“七分共鸣、三分感动、一分搞笑”的电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来打分了 。以嬉闹的行为抵抗印度的填鸭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几分现在我们读书的无思考的获得学位,很有启发性 。主人公的口头禅“一切顺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为这句话可以解决困难,而是因为记住这句话并不断的告诉自己要有勇气面对一切 。
影片中的哲理与友谊只有自己才能悟出,片子中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喜极而泣,没有半点压抑感却让人看后懂得去体会和回味人生哲理,不仅仅是教育的思考,还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 。我们不是为了成功而竞争吗?我们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学完后连最基本的动手操作都不会,试问如何学以致用,影片中在抢救莫娜生小宝宝而快速的动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 。主人公兰彻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让我们在乐中思考什么是朋友?最后的结局自己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
剧情开始就是觉得搞笑可是越来越觉得这原来是一部这么与我心灵接近的片子 。这篇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确,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8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特此推荐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二)
昨晚又把“三傻大闹宝莱坞”温习了一边,感触良多,一个简单的想法;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样完全不受限制,工作即娱乐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电影中因主人公而改变的莱恩在面试时说了一句让我惊讶不已的话;“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的站立起来,断了16根骨头才让我获得这样的态度,所以我不改变 。”于是面试主考官在连连惊讶的神情中叫回了莱恩并说:“你是我25年来见过的无数的面试者中最出众的一位,年轻人你是从哪来的,我们来谈谈薪酬 。”
影片中主人公的几番说话也久久的在脑中翻腾,我不得不将他的话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珍藏起来,“追求卓越,成功将不期而至 。”
在现实制度不变的洪流中,上学,听课,考试,拿文凭,找工作,我们一直在重复着机器干的活,而自己的喜欢的事物却总是在父母、老师、外人或有形或无形的打压下,渐渐消失,在不断地压力给养下,我们不在有那清澈,灵性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浑浑噩噩毫无颜色的呆滞,我们不在兴奋不在激动,不在因为对学习对知识的好奇而幸福不已,代替它的则是为了考试而不眠不休的背书,不眠不休的做题,然后为了拿证而不得不死K那些恨不得撕的稀巴烂的课本 。真为这个制度悲哀 。就算空发挠搔到头来父母又会说:“这个制度就是这样,你要不想被他吞没就先学会适应 。所以学习期间你要拿下越多越多的证,然后工作上工资就可以比别人多得多 。”事实上他们是对的,而且相当正确,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 。
推荐阅读
- 大闹天宫读后感500字
- 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
- 大闹天宫读后感
- 西游记故事情节
- 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观后感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