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 二 )

第一作者管健刚老师是个很有能力的老师 , 体现在这本书里的是他的说服能力 。他旁征博引 , 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成功的渴望 , 就是像憋在水里那种求生的欲望一样;又告诉我们成功的条件 , 就是怎样的坚持;又告诉老师们切合实际的成功的途径 , 就是记录 。反正管老师的书语言简练 , 表达力强劲 , 如果他想把黑的说成白的 , 把死的说成活的 , 相信也难不倒他 。
第二点是管健刚老师非常的朴实 。好听的话谁都喜欢听 , 但谁都怀疑真假 , 只不过哄哄耳朵罢了 。真心的话有时糊弄不了耳朵 , 但却能打动人的心 。管健刚老师就属于后者 。要想说服读者 , 管必须的做到是展示自己的亲身经历 。而哪一个成功之士的背后不是大把的辛酸和血泪 , 还有那坚持到都几乎不能坚持的无奈 。而每一次的失败和打击 , 个中滋味 , 除了自己 , 无人能晓得 。()管却毫不避讳 , 把自己的失败经历一展无余 。其中他说到多年后知道自己第一篇小作发表纯属偶然 , 是那个报刊剩了300字的空 , 连小学生的作文都是400字的 , 所以管的就成了凑版面的文章而问世 , 多么偶然而又多么必然 , 多么失败而又多么骄傲 。开始我读到这个地方是还经常调侃 , 而过后却觉得没法再当做笑料了 。所以写作的最高技巧是没有技巧 , 一个“真”就行!
管健刚老师的书看过好几本了 , 感觉最容易被打动 , 收获到很多 , 以后还得多看几遍 。

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三)
“海量阅读” , 初次听到这一名词的时候 , 我并没有感觉到很新奇 。语文教育改革时至今日 , 让孩子大量阅读已成为教育界 , 乃至社会的共识 , 无需再加论证 。
在2001年 , 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 , 我就自发地产生了要让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念头 。当时 , 一线的语文教育实践告诉我 , 平时喜欢阅读的孩子 , 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进行了大量阅读的孩子 , 学习语文极为轻松 。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 , 面对同一文本总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 语言表达能力强 , 能说会道 , 写出的文章也很有灵气 。
当时 , 我就倡导语文学习“三分课内 , 七分课外” , 并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的探索 。如 , 每天孩子的回家作业就是阅读 , 然后做好读书笔记 。我把读书笔记取名为“采蜜集” , 专门摘抄阅读中画下来的好词佳句 。在学校 , 我会从语文教学时间里挤出一些课时作为“自由阅读课” , 带领和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经过四年的教育实践 , 最后的成果虽然没有进行研究的考量 , 但是 , 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 和对作文的狂热 , 已经给了我答案 。我的探索之路是成功的 。尤其是到了六年级 , 有些孩子的作文 , 我都难以下笔批改 。它对我的文学底蕴提出了考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