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四 )
一问一世界,极像一生一世界,这一字之差,折射了杨澜留学时的“耻辱”:她努力勤奋,认真刻苦,极具中国特色的好学生,却有一门课得了B,她和老师理论,老师说:印象中你好像没有提过问题 。这就是差别 。而真正的耻辱,是当老师面对中国学生,冷场无人提问时,老师拿出一美元,只要提问,哪怕是白痴的问题也可以把它拿走 。这件事杨澜受到了冲击,而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震撼 。我们今天还在重复着打击学生热情而举手越来越少,培养学习机器的事情 。那个90年代的悲剧还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发生 。
一问一世界,刚刚开始,而梦想怎样唤醒,怎样做好自己?今天认真地在儿子的小书桌旁,总结了放假以来每天发生的事情,而粗略地提出新的计划 。读书是梦想,但静下心来读书,不浮躁地去读书还不是一件易事 。一件件地做,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性格的孩子 。今天认真地剪贴了电视报,觉得很有收获,也重温了喜欢的故事、哲理、人生 。
深度阅读从静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