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读后感

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读后感(一)
文/刘慧娟
当年,老俞还是一名走在培训教育事业开拓路上的孤胆英雄,
当年,冯校长还在一遍遍地训练自己总是提不快的语速,
当年,温Sir还被不公平地要求站着那100个小时;
今天,老俞已经成为亚洲最有发展前景的教育企业的领军人物,
今天,冯校长已在为扩展更广阔的市场挥斥方遒,
今天,温Sir正带领一支支生猛的队伍挥洒激情 。
是什么让新东方人能够永远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目标 。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通常会感到孤独,这种孤独可能来自过程的艰辛,或者得不到别人认同时的失落 。这时,一旦没有信念的支持,精神就会垮,随时都会停止前进 。当我们确定了奋斗目标时,就要明白我们选择了孤独,这一路可能与很多人渐行渐远,可能遭人误解排斥,但是只要我们内心形成了对自我选择的确信,我们就该相信走到最后我们终将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更多数人的信任 。
乐观积极的态度 。在一次次失败之后,大多数人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正如马云说的那样: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 。实际上,失败了十次可能第十一次就成功了,因为这之前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足以应对更大的挑战 。在无数次失败后,最关键的是要始终保持希望,更多地关注我们在每一次的失败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让失败变为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 。这样换一个角度对待失败,才能让我们用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实现成功 。
承受屈辱的忍受能力 。世界是不公平的,事事要求公平更不可能 。怨声载道、沮丧不能解决问题,消极厌世更是懦夫的表现 。忍一时胯下之辱,成一世丰功伟绩 。一时的屈辱其实能够成为推动我们向梦想努力的外界动力 。只要心中有了远大的目标,忍受暂时的屈辱有时是必要的 。
挺立在废墟之上的,必将是胸怀梦想、脚踏实地的践行者!

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读后感(二)
在大家高呼牛年要牛气冲天的2009年春节,我拜读了俞敏洪先生的一本名为《挺立在孤独,失败和屈辱的废墟上》的演讲录,感受颇深 。
俞敏洪,一个“新东方”的创始人,在北大,他曾经是一个差学生,是全班倒数黑名单里的人之一 。从小就没读过什么名着,没有听过英语磁带,在北大,他的身边全部都是一些条件很好的,读书很多,非常聪明的学生,想要让自己引人注目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怎么办?是选择自甘消沉,还是与未来搏击冲浪呢?俞敏洪先生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北大的一切 。()他相信别人能读多少本书,他就能读多少本书,甚至超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