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教室读后感( 二 )


从我们平时的听课不难看出 , 现在孩子在课堂上的举手率是与年级的高低成反比的 , 这或许是与孩子的性格有关 , 但我想更重要的可能是外在原因 , 也许一次不恰当的评价从此就让孩子失去了表达的信心 , 也许是生硬的提问让孩子无所适从……想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吗?想看到小手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吗?想听到孩子们独到的见解吗?积极引导、有效提问、独特评价、幽默语言会给我们沉闷的课堂送来一缕清风 , 会让孩子们勇于表达 , 爱上表达 。
三、精于作业
每天与孩子的作业亲密接触是每个老师的生活方式之一 。如何使作业不再成为老师的负担 , 而是享受呢?俞老师在举行了一次作业展览之后就和孩子们一起列出了好作业的要求:1.保持每个字书写工整 。2.保持每句话的书写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3.拒绝使用橡皮、修正液和修正带 。之后她没收了所有的涂改工具 , 让孩子们自觉遵守 , 孩子们坚持了半年后 , 作业中已不见一处的涂改痕迹 , 全班40人 , 人人如此 。这时的作业首先从形式上做到了让人赏心悦目 。认真对待每个汉字、每行汉字、每段汉字的习惯已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
看来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 , 孩子平时在完成课堂作业时 , 因为要应付领导检查我们就会提出高要求:字迹工整 , 书面整洁 , 格式统一化 , 但是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家庭作业却因为种种借口放任自由 , 孰知这不但让马虎的作业更加“惨不忍睹” , 而且扼杀了优秀作业的积极性 。要想让孩子在作业上求精 , 除了给他们提高要求之外 , 更总要的是坚持 , 过程中是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鼓励 , 及时地评价、奖励 。
好习惯成就好性格 , 好性格成就好命运 , 好命运成就完美人生 。
俞老师说得对:“我们的教育得慢一点 , 再慢一点 , 为的是 , 从孩子的现有出发 , 一步步学会更好地倾听 , 享受倾听本身;一步步学会更好地表达 , 享受表达本身;一步步学会更好地作业 , 享受作业本身……”
是的 , 孩子们学会了倾听 , 学会了表达 , 学会了作业 , 才会爱上倾听 , 爱上表达 , 爱上作业 , 这样他们不就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了吗?

完美教室读后感(二)
开学初 , 俞玉萍老师为每个学生做的个人名片;岁末俞玉萍老师为每位学生制作精美书签 , 并附上老师的“新年预言”;俞玉萍老师教会孩子们从心底里向司机问好;布桥、伞桥;百合班的学生若无其事的端着书在食堂排队;清晨花坛边专心读书的孩子;每周五车厢里集体唱歌或诵诗;大课间全班38个同学在一根绳子上跳绳;大扫除拔草 , 老师检查每个人的草 , 必须是有根的;轮流领操、轮流领跑、轮流领唱;全班吃糖 , 补犹太族婴儿吃糖的一课;元旦老师精心设计的班会课上 , 同桌相互拥抱 , 互送祝福语;家长嘉宾为孩子们朗诵颁奖词;老师让学生每天40分钟补寒假作业一个月;全班同学在体育测试时让中速的同学在前 , 慢的在中 , 快的在后 , 最后全班一起冲过终点;每周一歌 , ()全班手拉着手唱 , 男女轮唱或分组表演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