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安详读后感( 二 )


【寻找安详读后感】如果你生活在欲望中,对生活有太多的“求”,那你会离幸福越来越远,从欲望中寻找幸福犹如缘木求鱼,用物质解决心灵的疾患,犹如拿油灭火 。只有水一般纯净的安详才能真正浇灭燃烧在我们心头的火焰,试问: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有几人把心态放平,有几人能做到“但知行好事,不必问前程”,就拿我们做教师的来说吧,当别班比你考好时,你内心不也不平过吗?话语之中不也是连讽带刺吗?当别人取得荣誉时,你不也嫉妒过吗?这就是人,这就是人性 。其实,我们都是被“欲”蒙蔽了双眼,你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别班、别人好过我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并汲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呢?毛主席曾讲过“凡事一分为二去看”,而我们常常看到龌龊的一面;孔子也曾说要“思无邪”,我们太多的“思有邪” 。如果我们内心能结缘安详,凡事我们都能心平气和了 。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开着幸福之车却拼命寻找幸福,最后把车胎都开爆了,仍不知幸福是什么?这就源于我们的心上满是尘垢,()源于我们的心不平,气不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不所不能行,成人所不能成,你就能沉浸在喜悦的大海中 。日月是喜悦的,那是因为它对大地的爱;大地是喜悦的,那是因为它对万物的爱 。
郭文斌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三心”就能走遍天下,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三心的原点就是一个“爱”字,而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爱”都迷失了方向 。正是因为丢失了“爱”,呈现在生活中的是一个一个的“假”我,带着面具的我们活的该多累!虚伪、虚荣、不能坦然接受身边所有的一切 。其实生命就是一次播种和收获,只有我们耕耘了,付出了,何必一定要在意结果……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我们也就问心无愧了 。
安详是坦然地活着,坦然来自清醒,来自凡事能看透,偏偏有些人不能坦然,一生为名利憔悴不堪,疲于奔命,而当我们踏上奈何桥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又有什么意思呢?其实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手中,就在此时此刻,就在当下,何必做骑驴找驴的拙事呢?“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回到当下,做个安详之人吧!
大地无言,万物生长;日月无语,昼夜放光 。我们如能把身心融入这一切,你就会听到快乐的声音,长久乐,久存仁,常克己,时习之……安详就会驻于你心,当一个人内心存有安详,仅仅从一餐一饮,半丝半缕中,就可以感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否则,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也可能和幸福无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