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 二 )
《幼稚园大学》、《机器人中学》、《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几篇文章则真正道出了多少学子的心声,道出了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多少问题 。我身边的同学就是那种埋头用功、循规蹈矩的标准好学生,而像我这种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学习的“坏”学生则经常是被老师不屑一顾的,或者心里则对我的反叛质疑相当厌恶却只能用“不屑一顾”表现出来而已 。不知道现在台湾的教育已经怎么样了,毕竟龙应台批判台湾的教育体制时还是1985年,用20多年的时间去改变台湾教育存在的问题是非常有可能的 。然而,可悲的是,现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还是龙应台85年时候的模样,因而,我的那些循规蹈矩、埋头用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实际能力都处在“幼稚园”阶段的同学可以得高分,得三好学生,得奖学金,而像我这种“不思进取”“无可救药”的学生则永远是“一边玩去” 。
如果能让教育部门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职员都能看过龙应台写的《幼稚园大学》、《机器人中学》、《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这几篇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或许我们中国大陆的教育就不会这么糟糕了,我们的那些所谓的名牌大学就不用担心挤不进世界大学排名前列了 。可是,我们的教育部门领导职员太忙了,忙着教育“乖学生”怎样得高分,忙着教育“好学生”怎样得三好学生,忙着教育“坏学生”不要“学坏”,忙着劝阻要“闹事”的学生不要“闹事” 。
终于知道自己是如何快要被磨掉棱角磨灭个性的了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是不允许有棱角有个性的人存在的 。社会需要的是不刺痛他人“脚底”的光滑的“鹅卵石”,需要的是举手投足之间都像是机器人一样的学生 。当老是碰壁直到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我原来也学会了“投降”,在不知不觉中收敛了我的“锋芒”,因为我也怕“疼” 。
庆幸自己在没有完全磨掉棱角的时候看了《野火集》,我知道我的方向了 。我要保有我的个性,虽然在碰壁到鼻青脸肿的时候我会疼,可是,我不想成为那些可悲的“机器人” 。
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二)
307借阅室好久没去了,前日进去游荡一番,发觉面目全非:书架重新摆放,排得更密,各种图书也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原来找本书是轻车熟路,现在得找老半天 。我觉着有必要再熟悉下地形,于是在各个书架前又穿行浏览一遍 。就在书架前流连途中,看到一本《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全新的,三联书店出版,不孬,我喜欢,遂停止游荡,借出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六集·迁徙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四集·再构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三集·能量
-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第二集·浪潮
- 琦君散文集读后感
-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
- 鲁迅文集读后感
-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
-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