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读后感1000字( 二 )



云裳读后感1000字(二)
秦文君新近出版的长篇儿童小说《云裳》以“5·12”大地震为写作背景 , 向我们展示了地震对日常生活秩序造成的破坏 , 以及在自然灾难面前普通人之间无私的救助和孩子们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
《云裳》描绘的是12岁小女孩云裳一家幸福但也时有纷扰的家庭日常生活景致 。随着突然而来的地震 , 云裳和她的同学们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 幸亏救援队的救助才得以脱险 。而面对灾难 , 云裳的家人以及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起自发地展开了救助行动 , 终于使新的生活秩序在废墟上得以重新建立起来 。从情节来看 , 地震这一自然灾难的发生成为了小说情节推进的关键;从作品的描绘重点来看 , 儿童在灾难中的心理体验、心理创伤以及这种创伤的愈合成为了作品着力表现的部分 。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 作者透过一个12岁女孩的叙述带出了一群生活中的凡人 , 富有个性的语言和行动将这些普通人雕琢得灵动、自然 。过马路“步子提得高高” , 还不忘保护媳妇和曾孙女的太婆婆是一位精神矍铄、筋骨板实的“老祖宗”;俏丽的妈妈性子急 , 常常说“磨蹭啥子”、“快嘛 , 走嘛”;小女孩心心 , 敏感而乖巧 , 在她剪了短发引起父母争吵时 , 就频繁地洗头 , 还一个劲地朝头发浇水 , 希望头发快点长长;表姐毛毛聪明而要强 , 在地震中她的双腿被迫截肢 , 没有父母在场就自己签下了手术的同意书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人物 , 个性鲜活而生气十足 。而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人物 , 作者对于云裳的塑造除了“俊俏又温和”这一评论外 , 她坚强、平和的个性则主要通过动态的内心独白缓缓地流淌出来 。在面对死神的考验时 , 云裳想到:“死 , 太可怕了 , 死了我还能见到光明吗?我还小 , 还很年轻对吧?我还没做过新娘呢 , 我要活 , 为了奄奄一息的心心 , 为了可亲的爸爸和爱我的闹钟妈妈 , 为了老师和朋友 , 为了大地和鲜花 , 对了 , 为了所有的美好 , 我不想就这样死去!”
在死亡面前 , 云裳生存的意愿在废墟中大声呼号着 , 而作者更用“所有的美好”概括了一切的生之眷恋 , 云裳的坚韧形象成为了向往生存、坚守生命的典型儿童形象 。灾难过后 , 作者更通过对云裳的心理描写进一步表现了灾后儿童心理的诸多问题:耳鸣、梦魇、头疼、莫名的恐惧感、不愿与人交流 , 这些细节丰富了读者对于灾后儿童心理的认识 , 令以云裳为代表的灾区孩子的形象更为真实、丰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