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自传读后感( 三 )


他是地区民族作家的代表,我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文学子时刻以他为荣!

从文自传读后感(三)
读沈从文,从来未曾读过他的自传,反而他的其他作品诸如《边城》、《潇潇》等读了又读 。直到近日才草草地翻阅了一下 。我想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吧!
从来不敢说对他有多了解、有多喜欢 。而事实上,我也真的不了解他,至于喜欢似乎更谈不上 。我只是喜欢他笔下那一个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人物,对于他本人真是没感觉 。
不过,说实话,我真的挺佩服他的,真的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的水平实际上只限于小学未毕业,而他却有如此神来之笔,实在难得 。《从文自传》主要是记录他进入大都市北京之前的人生经历 。我很难想象,一个差不多与我同龄的年轻人在那个时代竟与我是如此的相似,却又那么不同 。
《从文自传》中记录了一件关于他生病的一件事,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六岁那年与他的弟弟同时出疹子,发高烧 。时值六月大热天气,既不能躺下睡,躺下便咳嗽发喘:又不要人抱,抱时便全身难受 。家人都以为他们必死无疑,已为他们准备好了棺椁 。可意外的是他们竟然活了下来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词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想这的确是一个神奇的词 。
我本以为,沈从文是一个小老头,或者是个书呆子 。因为他的读书生活也是在整个四书五经死记硬背中度过的,没有一点生活情趣 。只是没想到,童年的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淘气的孩子 。
他虽不得已早早地进入私塾读书,但他常常逃离私塾去野外玩 。他去市场上看人家打铁、杀牛、磨针、做伞、制鞋;到城外庙里去看人家在殿前下打拳、下棋、绞绳子、打架、采蕨菜、打猎;偷人家的李子、枇杷……总之,树上、船上、水中都是他玩耍的地点 。每每读着这些质朴的文字,想象着一副副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看到了童年的自己的影子 。忽然之间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他就像是自己童年的伙伴,或是邻家的大哥哥 。
他是怀抱着读大学的梦想踏上北京之路的,但北大始终只是他的一个梦而已 。他怀抱信仰而来,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也始终坚守着他的信仰 。北大教授林宰平曾平价他说:一个人仅仅活下来,容易;可是活下来,抱着自己的理想不放,坚持下去,却很难 。我佩服他的大概就在此吧!
读完他,心中有一丝感动 。也终于明白了他的作品所供奉的是怎样的人性殿堂 。突然发现,自己有点喜欢他了 。他也值得喜欢,不是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