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家书读后感( 二 )
公元1825年的一个夜晚,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 。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 。这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 。他在底下背《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来 。倒腾来倒腾去,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 。这个小偷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噌”的从房梁上跳下去了,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 。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 。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三)
《曾国潘家书——传忠书局刻本》内容概要:国藩之所以长久为人称道,不仅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更是因为他的文章与道德 。而他的文章、道德之精粹无不包涵于《家书》之中 。在他辞世后的第七个年头-1879年,由李瀚章编、李鸿章点校的这部《曾国藩家书》由传忠书局刊刻传世,一时洛阳纸贵,四野流传,迅速成为一部争相购买的家藏典籍……
自古常言:事不过三或富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能经久不衰,世代人才辈出,似乎不符合常理;这其中必有其奥秘或过人的招数,曾国藩的家书中有句名言:“有富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曾氏家族对后代的教育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借鉴的,真是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人生人人是我师,曾氏家族确实在遵循和饯行这个准则,一个人只有与人为善,与人友好相处,与人平等相待方可立于不败之地;人生有四堂必修课,曾氏的家书中无不一一得以体现,无论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他都既勤又恒的做到了,做的惟妙惟肖;他阅人无数,受到了名师的点悟,成功的人生哪能不走这条华山之道呢……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昨日,买来此书即读,至深夜,到45页 。今日又读,细味深酌,殊是上品 。凡读书之人当人手一册,越读越有味道 。于我辈做人处事,世界观之反思与成型均大有裨益 。听闻,毛泽东年少时于湖南一师就学之时,受业师杨昌济力荐所读之曾公家书就是这本传忠书局刻印刊本:又蒋公中正留学日本之前所读家书亦是这一版本 。众所周知,曾涤生乃是千古第一完人,是毛蒋都最相钦佩之人,盖此一版本的家书,乃是二人之深窥曾氏之学的门径 。可见读书必要讲版本,知版本之优劣后方可读书 。是书弊端乃是评点太疏,聊胜于无:缺少校释,以点龙睛 。可见是书版本虽好,但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的编辑水平较低,力有不逮 。若换成古籍、中华书局、商务等肯定会择要有所点校注释 。总体而言,是好版本,是好书 。收藏自读都好……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