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后感( 三 )


初始不知道林徽因,看到这样的介绍后,非常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子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让这么多杰出的男子仰慕,于是毅然买了《林徽因传》,读后犹如喝了一杯茶,久久回味,立马便迷上了这个30年代的大才女 。喜欢林徽因的诗词,意境异常优美 。喜欢她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喜欢她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喜欢她的“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她的感情经历也让人印象深刻,她的诚恳,真实,率性,让这个女子变得那么的刚烈又温情……
这本书我读了一个多星期,也许时间长些,但是阅读的过程却使我无比沉醉其中 。人物临摹似的描写,景物身临其境般的描述,充满作者灵犀、生动的叙述独白,字里行间时而浪漫,时而悲感,时而激愤,时而灵动,还有充满学术性的记载和专业知识性的词汇,更多的是对林徽因这样一个让人千古留恋的一代才女,伟大的母亲的一种怜惜,让人为她对艺术,对文学,对建筑学的奉献精神和那种痴狂而敬重 。
林徽因是美丽的,是智慧的,纵然是病魔缠身,仍然写了很多诗词并为中国的建筑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了解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总会让我们感慨万千,深思千万 。她的生命只有51年,对于现在人来说,这个时间并不长,但是对林徽因来讲,51年刚刚好,不长不短,她在有限的51年里做了自己该做的,奉献了自己该奉献的,没有大起大落,亦没有大喜大悲,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留下了温暖……

《林徽因传》读后感(三)
幸运得到了一本《《林徽因传》,仔细阅读后,惊叹世间竟有这位奇女子,集美丽、才华、骄傲、事业于一身 。
林徽因,这位出身名门,在中国文学史和建筑史的才女,是一个站在塔尖的才女,是一个用一生追逐自由、双脚一直在行走的女人 。她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活了五十一岁 。然而她的生命是灿烂的夺目的 。她不仅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散文和小说,作为建筑学家,对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的美丽和才华有目共睹,众人称羡 。
我喜欢的林徽因,不做作,不矫情,尽管出身名门望族,但她却待人落落大方,从不摆架子 。她不追求浮华,也没有走捷径,而是脚踏实地地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着 。否则以她的才学和美貌,她完全可以过另一种生活 。八年抗战她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贫困与疾病始终困绕着她,她却乐观的生活 。她为研究和弘扬中国的古建筑倾尽了心血,以至于五十一岁便因肺病离开人世 。
【《林徽因传》读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