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读后感

白门柳读后感(一)
小说《白门柳》中描绘的柳夫人与《别传》中记述的河东君 , 真可谓性格迥异 。前者说其性情娇惯、行事跋扈 , 能够将钱谦益摆弄于股掌之间 。后者 , 则将其塑造成了一位具有“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的一代红妆 。二者相比 , 我觉得小说中的描写更接近真实 。毕竟说穿了 , 柳如到底是娼门出身 , 为了生存 , 为了适应社会 , 她一定会沾染许多娇嗔任性的脾气 , 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要强于同时代的一般女性 。她委身钱谦益之后 , 虽备受宠爱 , 名义上也成了“尚书夫人” , 但在钱氏这样的缙绅之家 , 还是不会轻易被主流观念所认可和接受 。所以 , 她的颐指气使、斤斤计较 , 更多是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得已的自卫行为 。这样的女子 , 能够在南京被清兵占领时毅然投水自尽 , 在钱谦益降清进京时坚持拒绝随同北上 , 只此两点 , 便足以被歌颂为风格高古的旷世奇女子 。
董小宛 , 在明朝末期的经历比柳如是要简单和快乐得多 。即便在秦淮八艳中 , 董小宛也算是绝对的幸运者 。他遇到了冒辟疆 , 真正找到了相对适合自己的归宿 。虽然小说将冒辟疆写成一个有些大男子主义的无行文人 , 但对小宛总还算有情有义 , 董小宛在冒家也确实度过了一段相夫教子的快乐时光 。关于她的传奇故事发生在清朝顺治年间 。董鄂妃与董小宛是否同一个人 , 至今仍是令那些清史专家大伤脑筋的话题 。而《白门柳》只写到鲁王之败便作结束 , 其时董小宛还在和冒辟疆过着贫苦颠沛的逃难生活 , 虽然艰辛 , 但此时的她能够和心上人常相厮守 , 心中是无限快乐的 。
作为书中两位绝对的女主人公 , 小说在刻画人物时 , 似乎有意制造柳如是与董小宛之间的性格差异 , 将这两个同属于“名妓”群体的女性表现成追求各异、个性鲜明的另类女子 。柳是圆滑世故、爱慕虚荣的代表 ,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正气凛然;董是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代表 , 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集于一身 , 展现淋漓 。
这样的刻画大体是以历史人物为原形 , 但经过了小说家的不少煞费苦心的加工 。可以肯定 , 加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至少我接触的读过小说的朋友 , 大都对董小宛的温婉贤淑分外推崇 , 很多人明确表示“得妻若此 , 夫复何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