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报怨的世界读后感( 二 )
最后引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生是不平等的 , 去接受它吧 。请记住 , 永远都不要抱怨 。”
不报怨的世界读后感(二)
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抱怨对象 。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 , 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 。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 , 所厌恶的种种问题 , 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 , 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 。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 , “我们抱怨 , 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 , 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
许多时候 , 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 , 但就是不愿意直面 , 并且积极做出改变 , 有时候 , 随着心理的惯性 , 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不过 , 改变不如意的现状 , 也是人类的本性 , 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 , 人们意识到了之后 , 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 。当改变之光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 , 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
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 , 以沉默代替抱怨 。这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 , 尽管抱怨和评断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环境 , 但习惯性的东西总是会带来安全感 , 即使是替代式的 。我们常常在努力维持不抱怨与落回现状之间挣扎 , 改变自我的勇气、不懈地自我觉察 , 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这把钥匙 , 让我们长久以来封闭着的意识缓缓敞开 。
对旧有习性的挑战必然带来生活层面上的某些变更 , 鲍温温和而又坚定地指出:在这场把生命导向光明、积极的内在改变中 , 如果其他东西的确是阻碍 , 工作 , 或者朋友都应该考虑放弃 。
放下抱怨 , 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 , 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 。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 , 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 。而源于生命的热爱 , 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 , 也不容任何机构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
《不抱怨的世界》并非是一部阐释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 , 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 。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 , 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 , 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
所有的描述至多只是路标 , 真正的开始总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践行 , 如果坚持 , 已经足够造成改变的敞开 , 穿透我们杂乱无章、充满问题而又缺乏审视的生活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的短信
- 祝福语|妈妈生日祝福语最温馨的话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祝福语|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祝福语
- 祝福语|给爱人的早安问候一句话暖心话
- 祝福语|祝的朋友生日快乐的短句
- 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男朋友的话
- 祝福语|有创意的虎年拜年短信祝福贺词
- 祝福语|给老师的微信新春祝福语
- 祝福语|春节给老师的微信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