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读后感( 二 )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当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的同时,小说的主人公——丹柯,这个英雄的形象也因此而显得更加伟大 。我想这样的结局也预示了族人的最终悲惨结局,记得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读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们还羡慕英雄吗?你们还想当英雄吗?此时,面对这个问题,回答声却是那样的稀疏,大家都开始沉思 。
丹柯读后感(三)
《丹柯的故事》是一则以悲剧为结局的故事 。一群生活在草原上的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被别的种族赶到森林去了 。在森林中,死亡笼罩着他们,只有走出林子,才有一线生机 。他们开始害怕 。正当他们想把自由献给敌人的时候,英雄丹柯出现了,什么事都不做的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这几句成功地塑造了丹柯勇敢、坚强的性格,为下文做了铺垫 。
在遇到密林和危险时却开始抱怨、指责丹柯,说他年轻不能够好好地领导他们 。在雷电交加的夜晚,族人更是对他严厉指责,丹柯愤怒了,但因为怜悯族人而熄灭了心头的怒火 。丹柯为了让族人停止毫无作用的抱怨和尽快带领他们走出密林,他毅然地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了那颗心,那颗真诚的、燃烧着的心!这样的场景震撼着他们,同时也震撼了黑暗,同时这样一高尚的举动诉说着丹柯一心为公、义无返顾的勇气和执着的信念 。终于,丹柯用他的心带领族人穿越黑暗的密林 。当那些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在为胜利而欢呼时,丹柯倒下了,没有一个族人注意到他,而唯一一个看见他的心的族人,却因为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一脚将它踩碎 。在这个过程中,这一族人没有丝毫的犹豫,是那么干脆、果断 。看到这儿,我不禁感到愤怒,为族人的态度,对丹柯的死感到不值和可惜 。然而这又是一种必然的结局,一种作为悲剧的必然结局 。
读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们还羡慕英雄吗?你们还想当英雄吗?此时,面对这个问题,回答声却是那样的稀疏,大家都开始沉思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