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读后感
汉书读后感(一)
——《大地汉书》读后感
《大地汉书》,一本好书 。缓缓地读,沉浸在思绪的流 。
同样生活在河北,熟悉的方言土语,熟悉的运河,熟悉的农村生活气息,贯穿始终,无处不在 。我爱读这些大白话 。以前很少读到这样别致这样亲切的文字,散发着泥土新鲜的气息,采撷自民间,又返归至民间,找寻最美好的心灵契合 。
文中深埋了作者深沉的爱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爱,进行一场异常精彩的角逐 。大朝的红琴,是美好的理想,而美好的理想成为书中的现实,而张惠玲,是大朝的初恋,那种朦胧而纯真的梦,永远转化不成现实,那梦也在不断改换着味道 。那些家族之间的恩怨,对爱是一种严峻的考验,真爱,都经得起考验 。真爱,能跨越一切障碍 。有爱,才会有完美的人生,才会有有滋有味的人间生活 。
理不清文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张慧玲和大朝,和李六根,和王国刚,和三朝,和那些杂七杂八的男人,成就了张慧玲的事业,造就了她乱七八糟的生活,她逃脱不了世俗的语言和眼光,她只是装作什么都不在乎 。而李六根和三朝的改变,让我们领略到人性的虚伪与多变 。也许,他们是真变好了,也许,他们本质根本没变坏 。在小说中,我找不到一个完美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凡人 。人都有执着与追求,人都会变老,在这种生老病死的轮回中,我们或成就或放弃,总有行动,总有完成,譬如董子祠;总有希冀,总有继承,譬如龙 。
《大地汉书》好,是一本值得深思的书,面对土地,面对河流,有作者太多诗样的情绪,有作者充满哲理的思考,我爱读这样的句子,我爱读来自乡间泥土凝结出的纯净的露滴 。只是,同样出自黄土地的我,道不出万一,只是在一遍遍的阅读里汲取,再汲取 。珍存,再珍存 。
汉书读后感(二)
——《生命的三分之一》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
何为生命的三分之一?《汉书·食货志》有一句话: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夜得四十五日 。这就奇怪了,一月如何能有四十五日,再看注解: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原来,古人把每个夜晚算作半天,那么,夜晚的时间岂不是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在古代,不仅是劳动人民对这三分之一的时间十分珍惜,一些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 。《汉书·刑法志》里写道: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白天断定刑罚,夜晚读书 。《北史·吕思礼传》中记载周朝政治家吕思礼生平勤学的情形:虽务兼军国,无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 。光是烛灰都有几升之多,可见他读书何等勤奋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