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读后感( 二 )
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
【汉书读后感】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而在当今,却有人用宝贵的生命中这三分之一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干一些诸如上网、打游戏、吃喝、玩乐之类毫无意义之事 。生命是宝贵的,不要小看一个夜晚的读书,积累起来你可以学富五车 。珍惜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吧,不要让它白白浪费掉!
汉书读后感(三)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 。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着录《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 。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着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 。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着,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的 。
作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精髓之一,《孙子兵法》对我们的影响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学生,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是《孙子兵法》对我们学习的影响以及启示 。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所得 。
我们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或在作文中舞文弄墨时,出现一两句这样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兵法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
《孙子兵法》为战争而作,也就是为了打败敌人而作,学习中何尝不会有“敌人”,一道难题,一个对手,甚至于自己 。“五事七计”告诉我们要有正确方略与思想,要拥有有条理的计划方案,正确地、客观地认识我们所面对的人事物 。
例如在《作战篇》中,孙子指出:“兵贵速,不贵久” 。学习上,对于要考试的人在考试一定的情况下,()你的速度一定要快,否则考试题将作不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平时训练有素 。同时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接纳知识的速度一定要快,以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
再如“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上述的“八之”战法的实质就是变被动为主动 。对于现在的学生学习,大部分的实际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过问,不主动,上课不听讲、玩游戏、睡觉,到考前才猛背考试题纲,“强扭的瓜不甜”,可想而知,知识的保质期也是大幅度缩减,而且强度过大的瞬时记忆会对脑部造成负担,影响脑部健康 。这么得不偿失的事,还是少做的好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