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读后感

霍小玉传读后感(一)
“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 。母曰净持,即王之宠婢也 。”相信读过蒋防《全唐诗》的朋友一定知道这是他那名篇《霍小玉传》中的句子 。《霍小玉传》之所以那么着名是它反应了封建门阀制度的腐朽,抨击了封建思想,文中霍小玉虽聪明,美丽,善良,却终因母亲身份卑微而沦为名妓,在鲍十一娘的撮合下虽与李益结成连理,却最终难逃背弃的痛苦,最终含恨而死 。
在文章开头就为她与李益的这段恋情埋下了伏笔“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喈 。”这就为霍小玉的出场做了铺垫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主人公——霍小玉 。
“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这句话描画出了霍小玉的美丽,而“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这两点加起来就使得李益这位才子不得不爱上眼前这位姑娘 。而霍小玉的聪明之处更是在于她能预见未来这在文中也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论点“妾本娼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 。”从这一点出发霍小玉对她与李益的这段爱情的结果已经预想到了,而后李益又是写保证书又是哄霍小玉开心是为了后文李益如何如何负心寡意,始乱终弃做了一个小的伏笔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封建社会的缩影,而在主人公霍小玉身上我们又看到了封建门阀制度对于一个普通女子的压制,()霍小玉应该是旧社会妇女的翻版,她应该是一位谨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典型 。然而她所不同于她们的大度与宽容在李益上京之前她与李益有过这么一段对话“以君才地名声,人多景慕,愿结婚,固亦众矣,况堂有严亲,室无冢妇 。君之此去,必就佳姻,盟约之言,途虚语耳 。然妾有短愿,欲辄指陈 。永委君心,负能听否?”生惊怪曰:“有何罪过忽发此辞?试说听言,必当敬奉 。”玉曰:“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士之秋,犹有八岁 。一生欢爱,愿必此期,然后妙选高门,以喈秦晋,亦未为晚 。”从霍小玉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封建社会女子能有如此觉悟确是难能可贵的 。而李益的负情寡意则体现了在那个男权社会多是妻妾成群从这一点足见封建制度的腐朽 。在见到李益之后霍小玉痛斥到“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 。绮罗弦管,从此永休,痛佂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决,我死之后,必为历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小玉既无泼妇的乱叫行为,同时又发誓报复李益使其终生不安,足见主人公对李生的痛恨已达极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