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
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一)
在经历过上一次比赛到现在已经离开古代文学又有一些时间了,虽然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古代文学是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但因为各种原因我确实不轻易去翻看,现在又要去面对,只好再一次打开这方面的书,不过这一次的感受却与以前完全不同 。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里的一篇文章,文章共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句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 。一方面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
我心里直觉得假如每一个人都学习孔子的行仁政施教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思想就好了,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自己稍微有一点权利便对人指手划脚,或动不动就大声喝斥,不把别人当人看,或总觉得只有自己想的做的才是最好的,别人做得多错得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民告官,但胜诉的却并不多,而且现在很多狱警虐待犯人导致犯人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也就算了,毕竟那些是“高级流氓”,素质良诱不齐 。而这些发生一些学校或者说是在一些教育部门,这就让人耸人听闻了,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的领导要么说什么“白道黑道都有人”等类似的话,或者没做一些事或做了没做好当众破口大骂,不知道他(她)是否读过孔子呢?
季氏将伐颛臾读后感(二)
孔子曾告诫他的学生要做君子之儒,而要警惕自己不小心沦落为小人之儒 。孔子此言当非泛泛而论,而是有着切己之痛的有感而发之言 。他的学生,才华横溢,能言善辩,有着接触治理能力的冉有竟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之儒,这让孔子大为生气也大为伤心 。深受刺激之下,孔子才一再要求门人注重道德的修养,毋为小人之儒 。
何为君子之儒?何为小人之儒?君子之儒,他的学问即是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就是他学问最好的写照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学习乃是自己人格的提升与完善的过程,学习注重的是内在生命的成长,促进心灵世界的丰富,从而成为滚滚红尘中高高竖立的价值标杆,维系着人的尊严与价值于不坠 。当然君子之儒也并非不犯错误,但他们具有“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优良品质,拥有“闻过则喜”的宽阔胸怀 。正如子路和孔子谈论卫国国君假如任用孔子的话,孔子最先做的将会是什么事,当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马上批驳老师这样做太迂腐了 。但当孔子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子路当即改过,子路真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风范”!其后子路终身服膺孔子的教诲,并用生命来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子路实在称得上孔门“君子之儒”的代表,也难怪深得孔子的信任 。孔子在自己心灰意冷的时候感叹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
推荐阅读
- 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读后感
-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 将相和读后感800字
- 杨家将读后感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读后感
- 将夜读后感
- 怒海潜将观后感
- 感恩母校的格言
- 教师人生格言大全老骥伏枥
- 阳光心态格言你将收获一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