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读后感

金矿读后感
《金矿》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家具备技术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陷入财务困境,濒临破产 。危难之际,企业请来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益专家 。专家来到现场,发现了问题,并建议企业尽快建立精益生产运作系统 。通过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库存很快转变为流动资金,企业转危为安……作者弗雷迪·伯乐和迈克·伯乐两父子无意于叙事取胜,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用小说形式阐述管理思想”,充分展示了“贴近客户、善待员工、低成本、零缺陷”的精益制造文化 。
在《金矿》第2章,伯乐父子就曾对“生产浪费”展开过对话 。父亲说:“浪费可分为7种类型:过量生产,也就是说,还没有需求,你们就开始生产;不必要的等待,这是由于工作程序没有效率;不必要的搬运,这意味着工作流程不够直接,不够顺畅;不必要的操作,有些工作可以合并;不必要的库存;不必要的走动,工人的某些动作根本不能为产品创造任何价值,例如找零件、找工具、找文件等;质量缺陷,这会导致返工和更多的浪费 。”想要有效率,一个很好的技巧就是将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要让你的客户感觉到你的产品确实值得购买,因此,父亲建议“应该请咨询顾问来帮助你们系统性地减少浪费” 。
正如我们在小说后半部分看到,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种种浪费,父子俩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例如,为了控制成本、杜绝浪费,该企业推行了准时生产体制管理手段 。这意味着生产要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王 。“只有使无效劳动(浪费)为0,而使工作的比例接近100%,才是真正的提高效率 。丰田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因此,要将人员控制好,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 。”“精益管理”坚持认为库存是生产不经济的“万恶之源”,由于有了不必要的库存,积压了企业资金,增加了资金成本;更主要是因为有了库存,生产线上即使出现了不合格产品,工人也可以从容返修,而放松了对“零返修率”的追求 。因此,企业只要把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为此,必须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关于效率,必须从每一个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组织起来的生产线着眼,每个环节都要提高,以收到整体效果
什么是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 。说白了就是通过持续的改善让企业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总的目的是减少浪费,提高利润 。例如,书中第3章说到生产“节拍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 。它的作用就是:对生产的调节控制和防止浪费和分段供应不连续 。通过节拍和生产周期的比较分析,可以明确需要改进的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 。如当生产节拍大于生产周期时,生产能力相应过剩;如果按照实际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导致大量中间产品积压,引起库存成本上升、场地使用紧张等问题 。如果按照生产节拍安排生产,就会导致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等现象,造成生产能力浪费 。当生产节拍小于生产周期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时就会出现加班、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 。因此,()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都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