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读后感( 二 )


《惊天动地》作为一部类型化的灾难片 , 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 , 在风格样式上营造紧张、惊险、悬念 , 又把握好灾难的真实与艺术的再现的关系 , 为了真实地展示地震的惨烈和破坏场景 , 摄制创作人员深入到绵竹、北川、汉旺、宝兴、都江堰、什邡等重灾区抢拍了大量的实景戏 , 其间得到了当地政府、灾区群众和驻军部队的大力支持 。一些参演的群众演员本身就是受灾群众 , 参拍部队就是当时参加抗震救灾的英雄部队 , 他们真情投入 , 忘我工作 , 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后期合成制作中 , 为了营造视听效果奇观 , 八一厂技术人员与中影华龙数字有限公司、电影学院美术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关 , 使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 , 数字合成镜头多达520个 , 创国产电影之最 , 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 。
【惊天动地读后感】电影是一个时代的印迹 , 是传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用电影艺术再现抗震救灾伟大斗争 , 用影像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大力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 是时代和人民赋予军队电影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 。可以说 , 《惊天动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

惊天动地读后感(二)
上周 , 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一场让人永生难忘的电影——《惊天动地》 。影片描写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一个个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救人场面 , 真实强烈的自然灾害场景仿佛让我身临其境 , 看完电影 , 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电影里的镜头不时地在我脑海里一幕幕地回放 , 每一组画面都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 每一个情节都让我深深地感动 , 特别是李老师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一刹那 , 他没有去躲藏 , 而是像老母鸡那样 , 将几个学生护在自己的身下 , 结果自己被压在废墟之下 。人早已死了 , 但他的两只胳膊仍顽强地支撑着 , 保护着一个个鲜活的孩子 。然而面对活着的学生 , 又必须要锯断他已经安然睡去的僵硬的腿……看到这里 , 我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 多好的老师啊!“一切为了学生!”是啊 , 李老师活着的时候像一支蜡烛 , 他牺牲了 , 但仍像蜡烛那样 , 照亮和他一起走向天堂的孩子们的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