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二 )


李广虽然有名,但没什么大的军功,最有名的事迹就是一次追敌太深而身犯险境,他让军士们有意摆出有恃无恐的样子,敌兵反怯,于是得而脱险 。再有就是射箭入石了,这倒很令人怀疑真伪 。另外他的箭法不错,他的名气一大半与箭法有关,但光是武艺高强并不能算好将领 。他自己认为屡站而没有军功不能封候是因为没有机会、命运不好,他去问“望气”官员,就是观天象、卜吉凶的官员,官员是相信报应的,引导李广回忆起自己杀了八百个已降的羌族反叛,铸成“大恨”,为此不能当大官 。
李广虽然廉,并且爱护手下,但也曾睚眦杀人 。他曾因为损兵太多而又一度被匈奴捉住而被判罪,最终免官成了平民 。有一次带人晚上骑马外出到了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李广的从人说:“这是过去的李将军”,霸陵尉喝醉了不知深浅,偏不放行,说:“在任的将军都不能夜行,何况过去的” 。没过多久,匈奴又来了,皇上又让李广当了将军,李广指名要霸陵尉同行,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 。这比起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李广显得太小心眼儿了 。
不过李广虽不让人很佩服,但作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还颇令人同情 。李家人得善终的也少 。李广本人六十多岁还主动请兵,跟着卫青,卫青不给李广正面对敌的机会,最后还责怪李广误了军期、致使匈奴跑掉,李广要被处分,他自刎而不去再面对“刀笔吏” 。李广的堂弟李蔡已经当了丞相了,却因为侵占景帝陵前通道附近的地方而被问罪,不愿上公堂,自杀了 。李广的儿子李敢,因为父亲的缘故怨恨卫青,打伤了卫青,被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射杀了 。李广的孙子李陵也去打匈奴,寡不敌众,被捉,却没有像他爷爷那样逃脱,最终降了匈奴,并当了单于的女婿,这样留在汉的老母、妻子和儿子就都被杀了 。李家至此彻底败落 。说是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其实富贵也不过三代 。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三)
大凡读古文,尤其是文献,文字虽然言简意赅,但总的感觉,一是枯燥,二是深奥难懂 。但是,读《史记》却不然,他的人物传记读来出神入化,令人手不释卷,爱不释手 。随着知识的丰富和阅历的增加,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
《史记》不仅是永垂不朽的历史巨着,更是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着 。《史记》全书取材广泛,语言生动、丰富,情节引人入胜,使人读来既无冗长、空洞之感,又能发人深省,不愧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典范 。这些特点,在它的人物传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独到、细致,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刻画出人物的灵魂,使人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写作手法上,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兼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寓论于史,即表明了作者的爱憎,又引人深思,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我们仅从《李将军列传》中就能完全感受到这部博大精深的的历史巨着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学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