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小故事读后感

廉洁小故事读后感(一)
——《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读后感
今天 , 读了一个廉洁小故事《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 透过短短的几行方形黑体小字 , 让我看到了一个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好总理 。他的那个夹起一片菜叶在碗底一“抹”的细微动作 , 已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 他的那句看似平淡的话语:“不 , 一定要吃 , 吃着它 , 就不会忘记过去 , 就不会忘记人民哪!”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一位国家的总理 , 却连一粒小小的米也不浪费 , 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 在我心目中 , 总理可是个大官 , 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 , 能呼风唤雨 , 生活过得悠然自得 。而总理却和普通百姓一起吃粗粮 , 还带头不吃猪肉、鸡蛋、稻米饭 , 确实让人非常敬佩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 , 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要说一粒米 , 就连一碗饭 , 如果不想吃了 , 都会毫不犹豫地倒掉 , 学校食堂中 , 剩饭、剩菜堆得像座小山 。我想 , 这一座座“小山” , 周总理看了在心痛 。
想想以往的我 , 深感惭愧 。每天早晨 , 我从不吃妈妈烧的粥 , 而是天天向爸爸“点菜” , 今天“馄饨” , 明天“小笼” , 后天又要来个“福临门面包” , 几乎天天翻花样 。每逢 , 星期天 , 还吵着要去肯德基 , 麦当劳 , 还总想着什么时候去饭店吃顿大餐 。哎 , 想想周总理 , 想想烈日下的农民伯伯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
今晚 , 就去对妈妈说:“妈妈 , 我明天早上突然很想吃你烧的白米粥了!”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吧!让这种精神的清风永远吹拂在我们校园上空!

廉洁小故事读后感(二)
——《孔繁森廉政故事》读后感
文/蔡思怡
刚读完这篇《孔繁森廉政故事》后 , 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动 , 百感交集 , 一直难以平静下来 。孔繁森 , 是一位模范干部 , 拥有爱心 , 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 。但是生活拮据的他根本没有多少钱 , 于是他到血库要求献血 。1993年 , 妻子到西藏探亲 , 由于看病 , 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 , 向孔繁森要钱 , 但他他东挪西借还是不够 , 最后妻子就自己找熟人借了钱 。回到济南后 , 女儿向妈妈要学钱 , 妻子一听 , 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 , 根本不够 , 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每次都将自己的工资用来给群众买药 , 最后他因车祸牺牲 , 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