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裤先生读后感
马裤先生读后感(一)
文/代永萍
假期无事 , 随手翻看老舍先生的小说集 , 读到了老舍先生的精品小说《马裤先生》 , 马裤先生这个人表现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更深一层看 , 他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 。大部分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虚荣 , 或者一点刻薄 , 也许还有一点趾高气扬;而马裤先生就像是这一种夸张了的 , 负面的展现人性本来面目的一个人 。
马裤先生的“本领”是使唤人 。马裤先生为了显示自己是二等车厢的“文明人” , 连续四五十声“茶房”一声比一声惊天动地 , 足以把“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脱毛”;马裤先生举手投足都有“老爷”派头 , 他不理解茶房不是机器 , 更不是只为某些人作奴隶的 , 如果人人都这么折腾他、使唤他 , 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是要应付不过来的 。很难想象 , 在新民主主义时代的“人人平等”喊了多少年之后的今天 , “马裤先生”这类人依旧没有绝迹 。只要看看那些倚仗钱财 , 目无一切的先生和女士们你就会发现 , 历史与现实是何等的相似了——饭店吃饭要把“服务员”喊得地动山摇 , 到商店购物是如何显摆自己是大款 。“马裤先生”的表现对于现代社会的“老爷”们同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因为当一个人无限放任自己之时 , 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绝不是伟大与崇高 , 而是渺小与庸俗 。
马裤先生的另一大“本领”便是不顾他人感受的我行我素 。在别人头上打鞋底 , 吐痰 , 傍晚睡觉时咬牙还打呼噜 , 如果说那四五十次“茶房”的叫声还只是让一个人不得安宁的话 , 那以上种种陋习表现就是让车上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了 。如果说“咬牙打呼噜”是一个人的生理问题 , 仅凭个人意志无法克服的话 , 那么打鞋底和吐痰这类行为可就是纯粹的不文明了 。当然 , 或许马裤先生那个时代正是火车刚刚兴起的时候 , 这种我行我素之辈可能并不少见 。不过看看今天火车上仍然存在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例如随地吐痰 , 乱扔果皮纸屑 , 皮鞋也要“上床”)马裤先生一定会欣慰的说:“我的精神没有丢啊!”可是 , 朋友 ,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 , 我们是否会对这种“欣慰”感到脸红和羞愧呢?自认为“历史在发展 , 时代在进步”的我们 , 是否真的在文明方面进步了呢?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