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一)
这个寒假 , 我读了鲁迅的一本名着——《朝花夕拾》 。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 , 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 , 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 , 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 , 所以鲁迅要骂 , 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从文章表面看 , 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 , 其实 , 他把愤怒藏得更深 。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 , 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在《朝花夕拾》中 , 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 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 , 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 。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 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 , 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 , 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 。因为社会的影响 , “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 , 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 , 喜欢切切察察 , 喜欢告状 , 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 , 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 。因此 , “我”对她怀恨在心 。看到这 , 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 。然而 , 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 。她有可爱的一面 。“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 , 跑了许多路 , 帮“我”买来了《山海经》 。由此 , “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 。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 , 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 , 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还有几个人物 , 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 。一位是范爱农先生 , 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 。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 , 范爱农竟满不在乎 。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 , 直至范爱农就义 , 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 。
《朝花夕拾》给我们的思考太多太多 , 值得我们深深回味……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二)
【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 。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 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我在假期里读了这本书 , 体会一下鲁迅那个年代小孩子的童年生活 , 给我的感触颇深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