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读后感

乔布斯读后感(一)
连带这本《史蒂夫·乔布斯传》赶在乔帮主撒手人寰之后不久全球发行事件在内,围绕乔布斯的故事主线都是一个个的成功营销案例,这只是这位最顶级的商业策划“影帝”的又一次成功推销,在离开人世之后的又一个商业传播案例遗产:改变世界的教主提前“登船”,仅仅对领袖的顶礼膜拜也足够让读者掏钱——这本书的推销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窥私欲,所以像搜狐这样伟大的公司高层也不能免俗,购买一堆让员工作为政治任务必须阅读并写读后感 。
我眼里的乔布斯,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发烧友,一个狂热爱好音乐和热衷艺术的疯子,而是一个表演天才,懂得传播他最愿意传播内容的营销高手,做秀大王,“影帝”:伟大的公司兜售理念,这是读乔布斯的传记给我最大的感受 。
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人把乔布斯的故事搬上银幕,比如他的身世:被遗弃的私生子以及可能出于邪恶报复心理而亲自遗弃自己的女儿丽萨,伟大的养父母,印度的苦行,嗑迷幻药吃素食不洗澡,混乱的性关系以及不重样的女朋友,年少成名跻身亿万富豪行列然后被自己创造的公司苹果逐出家门,然后回归——离经叛道的叛逆长子撑起一个大家庭,这哪儿是讲述商业巨子,这摆明儿是美国版的《大宅门》!
比如他和苹果,以及和他有过关系的那些人: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一起缔造苹果的创始人,对乔布斯的评价并非都好,对乔布斯某一次撒谎耿耿于怀;斯卡利,那个和乔布斯好得不得了又被他遗弃的人;Apple第一代,第二代,丽萨,麦金塔……一个个和个人好恶联系紧密的作品,连带乔布斯那臭名昭彰的扭曲现实的能力,就是胡说八道,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题材 。
所以我们没有见过哪怕苹果的半个推销员,我们依然会每天用Ipad收发邮件,拥有一台Iphone为荣,对苹果标志性的白色癫狂,并且忍受苹果商店里很多不人性化的特点,比如不兼容,不能打开机箱壳,不能加硬盘扩充容量,音乐只能单向传输……
理由很简单:苹果的老板就是这样一人,他尊重知识产权,所以苹果顾客也必须要尊重;他热爱艺术迷恋音乐,伍迪艾伦,所以果粉也应该是这样;他迷恋手指,所以顾客也应该喜欢世界上最完美的触摸屏;他认为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所以果粉也都删繁就简……
产品的潜意识推销逻辑是这样的:这是科技和艺术结合边缘最好的产品,是一个疯子似的老板用扭曲现实的能力创造出来的,他性格暴躁,喜怒无常,但是尊重很多真善美,所以白色很好,所以苹果的音质最好:我不是卖给你东西,是卖给这东西背后的理念 。问题是,他真的做到了 。

推荐阅读